不曾
- 拼音bù céng
- 注音ㄅㄨˋ ㄘㄥˊ
- 詞性副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不曾[ bù céng ]
⒈ ?沒有,從來就沒有。
例一生不曾見過這種人。
英never;
⒉ ?亦作“未曾”
引證解釋
⒈ ?未曾,沒有。
引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習(xí)鑿齒 ﹞后至都見 簡文 返命, 宣武 問:‘見 相王 何如?’答云:‘一生不曾見此人?!?br />元 關(guān)漢卿 《竇娥冤》第四折:“小的認便認得,慌忙之際可不曾問的他名姓?!?br />楊朔 《木棉花》:“這里有一座橋昨天炸壞,還不曾修理完好。”
國語辭典
不曾[ bù céng ]
⒈ ?未嘗、沒有。
引《三國演義·第四回》:「卻說少帝與何太后、唐妃困于永安宮中,衣服飲食,漸漸欠缺;少帝淚不曾干?!?br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當(dāng)初是你每眾人總承我這樣好主顧放債,本利絲毫不曾見面,反又要我拿出銀子來?!?/span>
近未曾
反曾經(jīng)
英語hasn't yet, hasn't ever
德語niemals
法語jamais (avoir fait qch)?
不曾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曾 | zēng céng | 曰 | 12畫 | 基本字義 曾 zēng(ㄗㄥ) ⒈ ?指與自己中間隔兩代的親屬:曾祖父。曾孫。 ⒉ ?古同“增”,增加。 ⒊ ?竟,簡直,還( hái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⒋ ?姓。 其他字義 曾 céng(ㄘㄥˊ) ⒈ ?嘗,表示從前經(jīng)歷過:曾經(jīng)。未曾。何曾。曾幾何時。 ⒉ ?古同“層”,重( chǒng )。 異體字 曽 漢英互譯 ever 造字法 形聲:上形下聲 English already; sign of past |
不 | bù fǒu | 一 | 4畫 | 基本字義 不 bù(ㄅㄨˋ) ⒈ ?副詞。 ⒉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xué)無術(shù)。不速之客。 ⒊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其他字義 不 fǒu(ㄈㄡˇ)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異體字 否 柎 漢英互譯 no、not 相關(guān)字詞 沒有 造字法 象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