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
- 拼音chuán jiào
- 注音ㄔㄨㄢˊ ㄐ一ㄠˋ
- 繁體傳教
- 詞性動(dòng)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傳教[ chuán jiào ]
⒈ ?傳布政教。
例昔者舜欲以樂傳教于天下?!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span>
英disseminate government affair;
⒉ ?傳播宗教教義,勸人們信教。
英do missionary work;
引證解釋
⒈ ?掌傳教令的郡吏。
引《晉書·周莚傳》:“續(xù) 衣裹帶小刀,便操刃逼 莚,莚 叱郡傳教 吳曾 :‘何不舉手!’ 曾 有膽力,便以刀環(huán)筑 續(xù),殺之。”
《資治通鑒·晉愍帝建興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傳教,郡吏也;宣傳教令者也。”
⒉ ?傳布教義。
引唐 皇甫冉 《贈(zèng)普門上人》詩:“惠力堪傳教,禪功久伏魔?!?br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大內(nèi)太監(jiān)多 河門 諸縣人,有 劉金、劉得才 等,其家即素習(xí)邪教者,選入禁中,遂與茶房太監(jiān) 楊進(jìn)忠 等傳教?!?br />丁玲 《母親》二:“是他們來傳教的,他們不信祖宗菩薩,他們信什么上帝、 耶穌,聽說 中國 人也有好些信他的了。”
國語辭典
傳教[ chuán jiào ]
⒈ ?專門負(fù)責(zé)傳達(dá)政教命令的官吏。
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寵禮》:「桓武嘗請參佐入宿,袁宏伏滔相次而至,蒞名府中,復(fù)有袁參軍,彥伯疑焉,令傳教更質(zhì)。傳教曰:『參軍是袁、伏之袁,復(fù)何所疑?』」
⒉ ?宗教家宣揚(yáng)教義。
引唐·皇甫冉〈贈(zèng)普門上人〉詩:「慧力堪傳教,禪功久伏魔?!?br />《文明小史·第八回》:「他們因見這地方峰巒聳秀,水木清華,所以買了這地方,蓋了一座教堂,攜帶家小在此居家傳教?!?/span>
近布道 宣道
英語to preach, missionary, to evangelize
法語évangéliser, prêcher
傳教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教 | jiào jiāo | 攵 | 11畫 | 基本字義 教 jiào(ㄐ一ㄠˋ) ⒈ ?指導(dǎo),訓(xùn)誨:教習(xí)。教頭。教正。教師。教導(dǎo)。管教。請教。教學(xué)相長。因材施教。 ⒉ ?使,令:風(fēng)能教船走。 ⒊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⒋ ?姓。 其他字義 教 jiāo(ㄐ一ㄠ) ⒈ ?傳授:教課。你教給我做。 異體字 學(xué) 敎 斅 漢英互譯 instruct、teach、tutor 相關(guān)字詞 學(xué) English teach, class |
傳 | chuán zhuàn | 亻 | 6畫 | 基本字義 傳(傳) chuán(ㄔㄨㄢˊ) ⒈ ?轉(zhuǎn)( zhuǎn )授,遞:傳遞。傳輸。傳戒。傳統(tǒng)。言傳身教。 ⒉ ?推廣,散布:宣傳。流傳。傳名。傳奇(a.中國唐代興起的短篇小說;b.中國明、清兩代盛行的長篇戲曲;c.指情節(jié)離奇或人物行為超乎尋常的故事)。 其他字義 傳(傳) zhuàn(ㄓㄨㄢˋ) ⒈ ?解說經(jīng)義的文字:經(jīng)傳?!蹲髠鳌贰?⒉ ?記載某人一生事跡的文字:小傳。自傳。紀(jì)傳。傳記。傳略。樹碑立傳。 ⒊ ?以演述歷史和人物故事為中 |
傳教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