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
- 拼音chūn lán
- 注音ㄔㄨㄣ ㄌㄢˊ
- 繁體春蘭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春蘭[ chūn lán ]
⒈ ?植物名。蘭科,多年生草本,葉叢生。春季開花者稱春蘭。
引證解釋
⒈ ?植物名。蘭科,多年生草本,葉叢生。春季開花者稱春蘭。
引晉 潘岳 《楊仲武誄》:“春蘭擢莖,方茂其華?!?br />北齊 劉晝 《新論·殊好》:“春蘭秋蕙,亦眾鼻之所芳也?!?br />唐 周墀 《賀王仆射放榜》詩:“雖欣月桂居先折,更羨春蘭最后榮?!?/span>
國語辭典
春蘭[ chūn lán ]
⒈ ?植物名。蘭科建蘭屬,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高二十五公分,須根粗大,呈白色,葉脈平行,質硬,春日開花,花淡黃綠色,其香清而不烈。多產于浙東。
春蘭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蘭 | lán | 丷 | 5畫 | 基本字義 蘭(蘭) lán(ㄌㄢˊ) ⒈ ?指“蘭草”和“蘭花”:蘭艾(“蘭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蘭譜(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上寫各自家族的譜系。蘭有香味,喻情投意合)。蘭摧玉折(喻賢人夭折,后多用來哀悼人不幸早死)。 ⒉ ?古書上指“木蘭”。 ⒊ ?古同“欄”,家畜圈( juàn )。 ⒋ ?古同“斕”,斑斕。 ⒌ ?姓。 異體字 蘭 漢英互譯 orchid、orchis 造字法 形聲:從艸、闌聲 English orchid; elegant, graceful |
春 | chūn | 日 | 9畫 | 基本字義 春 chūn(ㄔㄨㄣ) ⒈ ?一年的第一季:春季(農歷正月至三月)。春節(jié)。春色。春暉(春天的陽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婦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歲,如“春春正富”;d.指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魯國的《春秋》。亦泛指歷史或歷史著作;e.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時代)。 ⒉ ?兩性相求的欲望:春心。懷春。 ⒊ ?生機:大地回春。 ⒋ ?姓。 異體字 ? ? 旾 萅 漢英 |
春蘭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春蘭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