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兒
- 拼音dà ěr ér
- 注音ㄉㄚˋ ㄦˇ ㄦˊ
- 繁體大耳兒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大耳兒[ dà ěr ér ]
⒈ ?指劉備。備耳大,能自顧見之,故稱。見《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引證解釋
⒈ ?指 劉備。備 耳大,能自顧見之,故稱。見《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后漢書·呂布傳》:“﹝ 曹操 ﹞乃命緩 布 縛。 劉備 曰:‘不可,明公不見 呂布 事 丁建陽、董太師 乎?’ 操 頷之。
引布 目 備 曰:‘大耳兒最叵信!’”
明 陳剛中 《白門》詩:“布 死城南未足悲, 老瞞 可是算無遺,不知別有三分者,只在當時大耳兒?!?br />亦稱“大耳翁”。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劉先主志》:“公曰:‘大耳翁未之覺也。’”
大耳兒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耳 | ěr | 耳 | 6畫 | 基本字義 耳 ěr(ㄦˇ) ⒈ ?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通稱“耳朵”):耳背( bèi )。耳垂。耳鬢廝磨( mó )。耳穴。耳聰目明。耳濡目染。 ⒉ ?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 ⒊ ?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耳房。鼎耳。 ⒋ ?聽說:耳聞。耳軟。耳順(指年至六十,聽到別人的話,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歲)。 ⒌ ?文言助詞,而已,罷了:想當然耳。 ⒍ ?文言語氣詞(大致同“矣”):“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 漢英 |
兒 | ér | 兒 | 2畫 | 基本字義 兒(兒) ér(ㄦˊ) ⒈ ?小孩子:嬰兒。兒戲。 ⒉ ?年輕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兒。兒女情。 ⒊ ?兒子,男孩子:兒子。生兒育女。 ⒋ ?父母對兒女的統(tǒng)稱,兒女對父母的自稱。 ⒌ ?助詞:①多用作名詞后綴。②用于形容詞后。 異體字 人 兒 漢英互譯 son、child、children 相關(guān)字詞 女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
大 | dà dài tài | 大 | 3畫 | 基本字義 大 dà(ㄉㄚˋ) ⒈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shù)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⒉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⒊ ?規(guī)模廣,程度深,性質(zhì)重要:大局。大眾。 ⒋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shù)少:不大高興。 ⒌ ?年長,排行第一:老大。 ⒍ ?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 ⒎ ?時間更遠:大前年。 ⒏ ?〔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 |
大耳兒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大耳兒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