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梵天
- 拼音dà fàn tiān
- 注音ㄉㄚˋ ㄈㄢˋ ㄊ一ㄢ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大梵天[ dà fàn tiān ]
⒈ ?佛教語。色界初禪天之一。按初禪共有三天:大梵天、梵輔天和梵眾天。見《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三一。
引證解釋
⒈ ?佛教語。色界初禪天之一。按初禪共有三天:大梵天、梵輔天和梵眾天。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一。 《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卷上:“行者 教令僧行閉目。
引行者 作法。良久之間,纔始開眼,僧行七人都在北方大梵天王宮了。”
清 龔自珍 《小游仙詞》之十三:“我來敢恨初桄窄,曾有人居大梵天?!?/span>
國語辭典
大梵天[ dà fàn tiān ]
⒈ ?印度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創(chuàng)造神。
大梵天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天 | tiān | 大 | 4畫 | 基本字義 天 tiān(ㄊ一ㄢ) ⒈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際。天罡(北斗星)。天淵(上天和深淵,喻差別大)。天馬行空(喻氣勢豪放,不受拘束)。 ⒉ ?在上面:天頭(書頁上面的空白)。 ⒊ ?氣候:天氣。天冷。 ⒋ ?季節(jié),時節(jié):冬天。 ⒌ ?日,一晝夜,或專指晝間:今天。 ⒍ ?指神仙或他們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宮。 ⒎ ?自然界:天塹。天時。天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聲、流水聲)。 ⒏ ?〔天干( gān )〕古代用來記日或年 |
梵 | fàn | 木 | 11畫 | 基本字義 梵 fàn(ㄈㄢˋ) ⒈ ?關于古代印度的:梵語(印度古代的一種語言)。梵文(印度古代的文字)。 異體字 檒 芃 造字法 形聲:從林、凡聲 English Buddhist, Sanskrit |
大 | dà dài tài | 大 | 3畫 | 基本字義 大 dà(ㄉㄚˋ) ⒈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shù)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⒉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⒊ ?規(guī)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 ⒋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shù)少:不大高興。 ⒌ ?年長,排行第一:老大。 ⒍ ?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 ⒎ ?時間更遠:大前年。 ⒏ ?〔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 |
大梵天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大梵天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