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罪
- 拼音dài zuì
- 注音ㄉㄞˋ ㄗㄨㄟ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待罪[ dài zuì ]
⒈ ?舊時(shí)官吏常怕因失職而獲罪,使以待罪為自己供職的謙詞。
例臣無功竊寵,待罪河?xùn)|。(當(dāng)時(shí)季布任河?xùn)|守。)——《史記·季布傳》
英hold a post;
⒉ ?等候治罪。
例待罪于朝?!睹魇贰ずH饌鳌?/span>
英wait for punshment;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官吏任職的謙稱,意謂不勝其職而將獲罪。
引漢 司馬遷 《報(bào)任少卿書》:“僕賴先人緒業(yè),得待罪輦轂下,二十餘年矣?!?br />宋 范仲淹 《滕君墓志銘》:“予時(shí)待罪政府,嘗力辯之?!?br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老夫待罪錦衣,多歷年所,門戶黨援,何代無之?”
⒉ ?等待處分;等待處置。
引《漢書·匡衡傳》:“衡 子 昌 為越騎校尉,醉殺人,繫詔獄。越騎官屬與 昌 弟且謀篡 昌。事發(fā)覺, 衡 免冠徒跣待罪?!?br />晉 殷仲文 《解尚書表》:“臣亦胡顏之厚,可以顯居榮次?乞解所職,待罪私門?!?br />唐 陳子昂 《為程處弼辭流表》:“比者待罪幽囚,以殞身碎首為奉?!?br />《秦併六國平話》卷上:“今 嚴(yán)廣 報(bào)捷未可賞, 李牧 待罪未可誅?!?/span>
國語辭典
待罪[ dài zuì ]
⒈ ?待罰。
引《漢書·卷八一·匡衡傳》:「越騎官屬與昌弟且謀篡昌,事發(fā)覺,衡免冠徒跣待罪?!?/span>
⒉ ?古代官吏常恐失職獲罪,故以此為自謙之辭。
引《史記·卷一〇〇·季布傳》:「臣無功竊寵,待罪河?xùn)|?!?br />《儒林外史·第八回》:「我本無宦情,南昌待罪數(shù)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業(yè)?!?/span>
待罪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罪 | zuì | 罒 | 13畫 | 基本字義 罪 zuì(ㄗㄨㄟˋ) ⒈ ?犯法的行為:犯罪。罪人。認(rèn)罪。有罪。罪惡。罪名。罪魁。罪行。罪證。罪責(zé)。罪孽(迷信的人認(rèn)為應(yīng)受到報(bào)應(yīng)的罪惡)。罪不容誅。 ⒉ ?過失,把過失歸到某人身上:功罪。罪愆。罪尤(“尤”,過失,罪過)。歸罪于人。 ⒊ ?刑罰:判罪。畏罪。待罪。請罪。 ⒋ ?苦難,痛苦:受罪。 異體字 辠 漢英互譯 sin、blame、crime、fault、guilt、pain、suffering 造字法 會(huì)意:從網(wǎng)、從非 English crime, sin, vice; evil; hardship |
待 | dài dāi | 彳 | 9畫 | 基本字義 待 dài(ㄉㄞˋ) ⒈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⒉ ?以某種態(tài)度或行為加之于人或事物:對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⒊ ?將,要(古典戲曲小說和現(xiàn)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門,有人來了。 其他字義 待 dāi(ㄉㄞ) ⒈ ?停留,逗留,遲延:你待一會(huì)兒再走。 異體字 漢英互譯 deal with、entertain、stay、treat 造字法 形聲:從彳、寺聲 English treat, entertain, receive; wait |
待罪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待罪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