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春臺(tái)
- 拼音dēng chūn tái
- 注音ㄉㄥ ㄔㄨㄣ ㄊㄞˊ
- 繁體登春臺(tái)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登春臺(tái)[ dēng chūn tái ]
⒈ ?《老子》:“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tái)。”后以“登春臺(tái)”比喻盛世和樂氣象。
⒉ ?曲名。宋太宗所制小曲小石角之一。
引證解釋
⒈ ?后以“登春臺(tái)”比喻盛世和樂氣象。
引《老子》:“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tái)?!?br />晉 潘岳 《秋興賦》:“仰羣儁之逸軌兮,攀云漢以游騁。登春臺(tái)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烱烱?!?br />唐 陸贄 《登春臺(tái)賦》:“登春臺(tái)而寫望,獨(dú)觀化以娛情。”
⒉ ?曲名。 宋太宗 所制小曲小石角之一。
引《宋史·樂志十七》:“太宗 洞曉音律,前后親制大小曲及因舊曲剏新聲者,總?cè)倬攀∈蔷牛骸对聦m春》、《折仙枝》、《春日遲》、《綺筵春》、《登春臺(tái)》、《紫桃花》、《一林紅》、《喜春雨》、《汎春池》?!?/span>
登春臺(tái)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臺(tái) | tái tāi | 口 | 5畫 | 基本字義 臺(tái)(臺(tái)、檯、颱) tái(ㄊㄞˊ) ⒈ ?高平的建筑物:亭臺(tái)樓閣。 ⒉ ?敬辭,用于稱呼對(duì)方或與對(duì)方有關(guān)的事物:臺(tái)鑒。臺(tái)甫。 ⒊ ?像臺(tái)的東西,器物的座子:井臺(tái)。窗臺(tái)。燈臺(tái)。 ⒋ ?量詞:一臺(tái)戲。 ⒌ ?臺(tái)灣省的簡稱:臺(tái)胞。臺(tái)幣。 ⒍ ?姓。 ⒎ ?桌子、案子:寫字臺(tái)。 ⒏ ?發(fā)生在太平洋西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極猛烈的風(fēng)暴,稱“臺(tái)風(fēng)”。 其他字義 臺(tái) tāi(ㄊㄞ) ⒈ ?〔天臺(tái)〕①山名,在中國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國浙江省。 異體字 ? |
登 | dēng | 癶 | 12畫 | 基本字義 登 dēng(ㄉㄥ) ⒈ ?上,升:登山。登車。登門。登天。登臺(tái)。登場( chǎng )。登高。登攀。登臨。登科。登程。登堂入室。 ⒉ ?踩,踐踏,腳向下用力:登踏。踢登。 ⒊ ?記載:登記。登報(bào)。登載。 ⒋ ?谷物成熟:登歲(豐年)。五谷豐登。 ⒌ ?立刻:登時(shí)?!暗羌聪嘣S和,便可作婚姻?!?⒍ ?進(jìn):登崇(進(jìn)用推崇)。 ⒎ ?方言,穿:登上靴子。 異體字 僜 蹬 豋 漢英互譯 ascend、mount、publish、record、step on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rise, mount |
春 | chūn | 日 | 9畫 | 基本字義 春 chūn(ㄔㄨㄣ) ⒈ ?一年的第一季:春季(農(nóng)歷正月至三月)。春節(jié)。春色。春暉(春天的陽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婦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歲,如“春春正富”;d.指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魯國的《春秋》。亦泛指歷史或歷史著作;e.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gè)時(shí)代)。 ⒉ ?兩性相求的欲望:春心。懷春。 ⒊ ?生機(jī):大地回春。 ⒋ ?姓。 異體字 ? ? 旾 萅 漢英 |
登春臺(tái)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登春臺(tái)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