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 拼音dēng gāo
- 注音ㄉㄥ ㄍㄠ
- 詞性動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登高[ dēng gāo ]
⒈ ?上到高處。也特指重陽節(jié)登山的風(fēng)俗。
例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啤だ畎住稄]山遙寄盧侍御虛舟》
英ascend a height;
引證解釋
⒈ ?升至高處。
引《荀子·勸學(xué)》:“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br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五:“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
明 劉基 《旅興》詩:“登高望四方,但見山與河?!?br />郁達夫 《采石磯》:“這樣的念了一句,他忽然動了登高望遠的心思?!?/span>
⒉ ?指農(nóng)歷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風(fēng)俗。 南朝 梁 吳均 《續(xù)齊諧記·九日登高》:“汝南 桓景 隨 費長房 游學(xué)累年。 長房 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dāng)有災(zāi),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 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
引長房 聞之曰:‘此可代也?!袷廊司湃盏歉唢嬀?,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br />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br />冰心 《寄小讀者》二三:“九月九重陽節(jié),古人登高的日子,我們正好有遠足旅行,游覽名勝。”
⒊ ?指農(nóng)歷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風(fēng)俗。
引晉 陶潛 《移居》詩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登高賦詩?!?br />《隋書·元胄傳》:“嘗正月十五日,上與近臣登高?!?br />清 顧張思 《土風(fēng)錄》卷一:“古人登高不止重陽。 石虎 《鄴中記》:‘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會?!?桓溫 參軍 張望 有《七日登高》詩, 韓退之 有《人日城南登高》詩,蓋即《老子》所云‘眾人熙熙,如登春臺’之意?!?/span>
⒋ ?錦的別名。
引晉 陸翽 《鄴中記》:“錦有大登高小登高等名,工巧百數(shù),不可勝計也?!?br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鄴 地登高之錦,自濯江波; 平陽 采桑之津,躬勞蠶月?!?/span>
國語辭典
登高[ dēng gāo ]
⒈ ?登上高處。
引《禮記·曲禮上》:「聽于無聲,視于無形,不登高,不臨深,不茍訾,不茍笑?!?br />《史記·卷二七·天官書》:「登高而望之,下屬地者三千里。」
⒉ ?陰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有登高的習(xí)俗。南朝梁·吳均〈續(xù)齊諧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xué),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dāng)有災(zāi),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弧咕叭缪札R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唤袷廊司湃盏歉唢嬀?,婦人帶茱萸蓋本于此。」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p>
登高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高 | gāo | 高 | 10畫 | 基本字義 高 gāo(ㄍㄠ) ⒈ ?由下到上距離大的,與“低”相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聳。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樂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勢)。高瞻遠矚。 ⒉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⒊ ?等級在上的:高級。高考。 ⒋ ?在一般標(biāo)準(zhǔn)或平均程度之上:高質(zhì)量。高消費。高價。高檔。高手。高能物理。 ⒌ ?聲音響亮:引吭高歌。 ⒍ ?敬辭,稱別人的事物:高見。高就。高論。高壽。高堂。高徒。 ⒎ ?熱烈、盛大:高昂。 |
登 | dēng | 癶 | 12畫 | 基本字義 登 dēng(ㄉㄥ) ⒈ ?上,升:登山。登車。登門。登天。登臺。登場( chǎng )。登高。登攀。登臨。登科。登程。登堂入室。 ⒉ ?踩,踐踏,腳向下用力:登踏。踢登。 ⒊ ?記載:登記。登報。登載。 ⒋ ?谷物成熟:登歲(豐年)。五谷豐登。 ⒌ ?立刻:登時。“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⒍ ?進:登崇(進用推崇)。 ⒎ ?方言,穿:登上靴子。 異體字 僜 蹬 豋 漢英互譯 ascend、mount、publish、record、step o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rise, mount |
登高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登高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