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夷之志
- 拼音děng yí zhī zhì
- 注音ㄉㄥˇ 一ˊ ㄓ ㄓ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等夷之志[ děng yí zhī zhì ]
⒈ ?《詩·大雅·桑柔》“貪人敗類”鄭玄箋:“類,等夷也?!笨追f達疏:“類,比類,故為等夷,謂尊卑齊平朝庭之人。”后因以“等夷之志”謂臣下僭越朝廷之心。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等夷之心”。
引《詩·大雅·桑柔》“貪人敗類” 鄭玄 箋:“類,等夷也?!?br />孔穎達 疏:“類,比類,故為等夷,謂尊卑齊平朝庭之人?!?br />《北史·周宗室傳論》:“及 文后 崩殂,諸子沖幼,羣公懷等夷之志,天下有去就之心,卒能變 魏 為 周,捍危獲乂者, 護 之力也?!?br />清 龔自珍 《尊命》:“病者之尊其肺腑,其於君也,有等夷之心,有吾欲云云之志?!?/span>
等夷之志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志 | zhì | 心 | 7畫 | 基本字義 志(誌) zhì(ㄓˋ) ⒈ ?意向:志愿。志氣。志趣(志向和興趣)。志士(有堅決意志和高尚節(jié)操的人)。志學。 ⒉ ?記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⒊ ?記載的文字:雜志。志怪(記載怪異的事)。 ⒋ ?記號:標志。 ⒌ ?〈方〉稱輕重,量長短、多少:志子。用碗志志。 ⒍ ?姓。 異體字 誌 痣 漢英互譯 ideal、keep in mind、mark、records、will 造字法 形聲:從心、士聲 English purpose, will, determination; annals |
之 | zhī | 丶 | 3畫 | 基本字義 之 zhī(ㄓ) ⒈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之心。 ⒉ ?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⒋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⒌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⒍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薄?異體字 ? 漢英互譯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造字法 原為會意:上像向前的腳,下 |
夷 | yí | 大 | 6畫 | 基本字義 夷 yí(一ˊ) ⒈ ?中國古代稱東部的民族:東夷。九夷(古時稱東夷有九種)。 ⒉ ?中國舊時指外國或外國的:華夷雜處( chǔ ㄔㄨˇ )。 ⒊ ?平,平坦,平安:化險為夷。 ⒋ ?弄平:夷為平地。 ⒌ ?消滅:夷滅。族夷(誅殺犯罪者家族)。 ⒍ ?等輩:“諸將皆陛下故等夷”。 ⒎ ?古代的鋤類工具。 ⒏ ?古同“怡”,喜悅。 ⒐ ?古同“痍”,創(chuàng)傷。 ⒑ ?姓。 異體字 ? 侇 跠 恞 痍 漢英互譯 exterminate、foreigner、raze、safe、smooth 相關字詞 |
等 | děng | 竹 | 12畫 | 基本字義 等 děng(ㄉㄥˇ) ⒈ ?古代指頓齊竹簡(書)。 ⒉ ?數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相等。平等。等于。等同。等值。等量齊觀。 ⒊ ?表示數量或程度的級別:等級。等次。等第。等而下之。 ⒋ ?特指臺階的級。 ⒌ ?種,類:這等事。 ⒍ ?表示同一輩份的多數人:我等。爾等。 ⒎ ?表示列舉未盡,或用于列舉煞尾:北京、上海等地。 ⒏ ?候,待:等候。等待。 ⒐ ?待到:等我寫完。 ⒑ ?同“戥”。 異體字 ? ? 漢英互譯 class、grade、 |
等夷之志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等夷之志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