揲蓍
- 拼音dié shī
- 注音ㄉ一ㄝˊ ㄕ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揲蓍[ shé shī ]
⒈ ?亦稱“揲蓍草”。
⒉ ?數(shù)蓍草。古代問卜的一種方式。
引證解釋
⒈ ?亦稱“揲蓍草”。數(shù)蓍草。古代問卜的一種方式。參閱 宋 朱熹 《筮儀》。
引《關(guān)尹子·八籌》:“古之善揲蓍灼龜者,能於今中示古,古中示今?!?br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從今后只合題恨寫芭蕉,不索占夢揲蓍草?!?br />《紅樓夢》第一〇二回:“揲蓍也不大明白,除非用‘大六壬’才斷的準?!?/span>
國語辭典
揲蓍[ shé shī ]
⒈ ?古人用蓍草卜卦時,先在五十根蓍草中抽出一根,再將其余作兩部分,然后四根一數(shù),以定陰爻或陽爻的動作稱為「揲蓍」。
引《三國演義·第三七回》:「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
揲蓍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蓍 | shī | 艸 | 13畫 | 基本字義 蓍 shī(ㄕ) ⒈ ?〔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藥,莖、葉可制香料(通稱“蚰蜒草”、“鋸齒草”)。古代用其莖占卜,如“蓍龜”。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艸、老、日聲 English milfoil, plant used in divination |
揲 | shé dié yè | 扌 | 12畫 | 基本字義 揲 shé(ㄕㄜˊ) ⒈ ?古代數(shù)蓍草以占卜吉兇。 ⒉ ?積累。 ⒊ ?取。 其他字義 揲 dié(ㄉ一ㄝˊ) ⒈ ?摺疊:“閑揲舞衣歸未得,夜來砧杵六宮秋?!?其他字義 揲 yè(一ㄝˋ) ⒈ ?箕舌(指接在簸箕底部向前延伸的板)。 ⒉ ?將物體捶薄。 異體字 抴 造字法 形聲:左形右聲 English to sort out the stalks used in divination; to fold |
揲蓍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揲蓍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