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
- 拼音dùn wù
- 注音ㄉㄨㄣˋ ㄨˋ
- 繁體頓悟
- 詞性動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頓悟[ dùn wù ]
⒈ ?猛然醒悟。
英insight;
⒉ ?通過體現(xiàn)佛教禪宗精神目的的直覺領(lǐng)會而獲得的突然的領(lǐng)悟和一種意識狀態(tài)。
英satori;
引證解釋
⒈ ?佛教語。謂不假時間和階次,直接悟入真理。 晉 宋 間已有 道生 立頓悟義,后為“直指人心,頓悟成佛”之旨,禪宗南宗更主其說。與“漸悟”、“漸修”相對。參見“頓漸”、“漸悟”。
引《宋書·夷蠻傳·天竺迦黎國》:“宋 世名僧有 道生 ……幼而聰悟,年十五,便能講經(jīng)。及長有異解,立頓悟義,時人推服之?!?br />《壇經(jīng)·般若品》:“我於 忍和尚 處,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是故將此教法,流行后代,令學(xué)道者頓悟菩提,令自本性頓悟?!?br />唐 元稹 《夢游春》詩:“結(jié)念心所期,返如禪頓悟?!?br />明 陳士元 《<象教皮編>序》:“儒家立訓(xùn)平易,而持行難於有終;不若佛之旨趣元微,而頓悟得於頃刻?!?/span>
⒉ ?謂頓然領(lǐng)悟。
引宋 曾敏行 《獨(dú)醒雜志》卷二:“﹝ 黃山谷 ﹞ 紹圣 中,謫居 涪陵,始見《懷素自敘》於 石揚(yáng)休 家。因借之以歸,摹臨累日,幾廢寢食。自此頓悟草法,下筆飛動?!?br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初學(xué)蹊徑·悟入》:“悟入之理,正在工夫勤惰間耳。如 張長史 見 公孫大娘 舞劍,頓悟筆法?!?/span>
國語辭典
頓悟[ dùn wù ]
⒈ ?佛教用語:(1)? 謂在一時間證得真理。(2)?證悟一切現(xiàn)象都無真實(shí)的生滅變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法師研十地,則知頓悟于七住。」
引《五燈會元·卷四·薦福弘辯禪師》:「如來出世為天人師,善知識隨根器而說法,為上根器者開最上乘頓悟至理。」
反漸悟
頓悟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悟 | wù | 忄 | 10畫 | 基本字義 悟 wù(ㄨˋ) ⒈ ?理解,明白,覺醒:醒悟。領(lǐng)悟。參( cān )悟。感悟。覺悟。大徹大悟。 異體字 忢 漢英互譯 realize 造字法 形聲:從忄、吾聲 English to apprehend, realize, become aware |
頓 | dùn | 頁 | 10畫 | 基本字義 頓(頓) dùn(ㄉㄨㄣˋ) ⒈ ?很短時間的停止:停頓。頓宕。抑揚(yáng)頓挫。 ⒉ ?忽然,立刻,一下子:頓然。頓即。頓悟。茅塞頓開。 ⒊ ?叩,跺:頓首再拜。 ⒋ ?處理,設(shè)置:安頓。整頓。 ⒌ ?疲乏:困頓。勞頓。 ⒍ ?書法上指運(yùn)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動:橫的兩頭都要頓一頓。 ⒎ ?次:三頓飯。 ⒏ ?古同“鈍”,不鋒利。 ⒐ ?姓。 異體字 頓 漢英互譯 pause、suddenly、arrange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pause, stop; bow, kowtow; arrange |
頓悟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