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
- 拼音é kǒu chuāng
- 注音ㄜˊ ㄎㄡˇ ㄔㄨㄤ
- 繁體鵝口瘡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鵝口瘡[ é kǒu chuāng ]
⒈ ?上消化道的一種霉菌病,其特點為口腔內白色斑塊形成,斑塊常并合成一假膜,尤發(fā)生于衰弱的兒童、成人或鳥類,系由白假絲酵母( Candida albicans )所引起。
英thrush;
引證解釋
⒈ ?病名?;颊叨酁橛變海≡w是鵝口瘡菌,癥狀是口腔黏膜發(fā)紅并形成白膜。
國語辭典
鵝口瘡[ é kǒu chuāng ]
⒈ ?病名。由真菌中的變白菌所引起。感染時口腔黏膜發(fā)生白點,哺乳的嬰兒?;即瞬 ?/p>
鵝口瘡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口 | kǒu | 口 | 3畫 | 基本字義 口 kǒu(ㄎㄡˇ) ⒈ ?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fā)聲的器官(亦稱“嘴”):口腔。口才??邶X??谌魬液?。 ⒉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⒊ ?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港口。 ⒋ ?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關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⒌ ?破裂的地方:口子。 異體字 叩 漢英互譯 gob、jaws、meatus、mouth、ora、orifice、ostium、scoop、stoma、stomata 相關字詞 心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
鵝 | é | 鳥 | 12畫 | 基本字義 鵝(鵝) é(ㄜˊ) ⒈ ?家禽,比鴨子大,頸長,喙扁闊,尾短,體白色或灰色,額部有肉質突起,雄的突起較大,頸長,腳大有蹼,善游水:白鵝。鵝毛。鵝卵石。鵝毛大雪。 異體字 鵝 鵞 ? ? 漢英互譯 goose、goosey、goosie 造字法 形聲:從鳥、我聲 English goose |
瘡 | chuāng | 疒 | 9畫 | 基本字義 瘡(瘡) chuāng(ㄔㄨㄤ) ⒈ ?皮膚上腫爛潰瘍的?。函彴獭/徔?。凍瘡。痔瘡。 異體字 瘡 漢英互譯 sore、tumefaction 造字法 形聲:從疒、倉聲 English tumor, boil, sore, wound |
鵝口瘡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鵝口瘡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