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朝
- 拼音fàng cháo
- 注音ㄈㄤˋ ㄔㄠ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放朝[ fàng cháo ]
⒈ ?凡盛暑、雨雪、泥潦,酌免群臣朝參,謂之“放朝”。本唐制,后朝因之。
⒉ ?謂群臣朝參畢退朝。
⒊ ?謂讓群臣入朝朝參。
引證解釋
⒈ ?凡盛暑、雨雪、泥潦,酌免群臣朝參,謂之“放朝”。本 唐 制,后朝因之。參閱 宋 王溥 《唐會要·朔望朝參》。
引唐 白居易 《雨雪放朝因懷微之》詩:“歸騎紛紛下九衢,放朝三日為泥涂?!?br />《舊唐書·文宗紀(jì)論》:“朕欲與卿等每日相見,其輟朝、放朝,用雙日可也?!?br />明 李東陽 《早朝遇雨途中即事》詩:“縱道君恩屢放朝,端居未敢忘巾櫛。”
⒉ ?謂群臣朝參畢退朝。
引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於禮,羣臣無一日不朝者,故正衙雖不坐,常參官猶立班,俟放朝乃退。”
⒊ ?謂讓群臣入朝朝參。
引《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臣聞朝廷之儀,進(jìn)止有度。伏見常參文武官每日趨朝,并早赴待漏院,候開內(nèi)門齊入,今以辰漏上始放朝,故多后時(shí)乃入?!?br />明 高啟 《早至闕下候朝》詩:“月明立傍御溝橋,半啟宮門未放朝?!?/span>
放朝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放 | fàng | 攵 | 8畫 | 基本字義 放 fàng(ㄈㄤˋ) ⒈ ?解脫約束,得到自由:把籠子里的鳥放了。放膽。放誕。放任。放肆。放歌。放懷。豪放。釋放。 ⒉ ?散( sàn ):放工。放假。放學(xué)。放晴(陰雨后轉(zhuǎn)晴)。 ⒊ ?帶牲畜到野外去吃草: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動,放手不管,含貶義)。 ⒋ ?驅(qū)逐到遠(yuǎn)方去:放逐。放黜。流放。 ⒌ ?到基層去:放官(古時(shí)指任命為外地官員)。下放。 ⒍ ?發(fā)出:放電。放毒。放光。發(fā)放。 ⒎ ?借錢給別人,收取利息:放債。放貸 |
朝 | zhāo cháo | 月 | 12畫 | 基本字義 朝 zhāo(ㄓㄠ) ⒈ ?早晨:朝陽。朝暉。朝暮。朝霞。朝氣。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復(fù)無常)。 ⒉ ?日,天:今朝。明朝。 其他字義 朝 cháo(ㄔㄠˊ) ⒈ ?向著,對著:朝向。朝前。朝陽。坐北朝南。 ⒉ ?封建時(shí)代臣見君;亦指宗教徒的參拜:朝見。朝拜。朝圣。朝香。朝儀。 ⒊ ?封建時(shí)代帝王接見官吏,發(fā)號施令的地方,與“野”相對: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議。朝房。 ⒋ ?稱一姓帝王世代相繼的統(tǒng) |
放朝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放朝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