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國
- 拼音fán guó
- 注音ㄈㄢˊ ㄍㄨㄛˊ
- 繁體蕃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蕃國[ fān guó ]
⒈ ?周代指夷服、鎮(zhèn)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國家。蕃,通“番”。
⒉ ?泛稱中國以外的國家。
⒊ ?即諸侯國。蕃,通“藩”。
引證解釋
⒈ ?周 代指夷服、鎮(zhèn)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國家。蕃,通“番”。
引《周禮·秋官·大行人》:“九州之外,謂之蕃國。”
孫詒讓 正義:“《職方氏》九服,蠻服以外,有夷、鎮(zhèn)、藩三服……是此蕃國即《職方》外三服也?!?br />《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國?!?/span>
⒉ ?泛稱 中國 以外的國家。
引《宋史·食貨志下八》:“商人出海外蕃國販易者,令并詣兩 浙 市泊司請(qǐng)給官券,違者沒入其寶貨?!?/span>
⒊ ?即諸侯國。蕃,通“藩”。
引《后漢書·順帝紀(jì)》:“陛下正統(tǒng),當(dāng)奉宗廟,而姦臣交搆,遂令陛下龍潛蕃國。”
李賢 注:“從太子廢為王,故曰龍潛蕃國?!?br />《后漢書·宋意傳》:“西平王 羨 等六王,皆妻子成家,官屬備具,當(dāng)早就蕃國,為子孫基阯?!?br />《南史·后妃傳序》:“夫人之號(hào),不殊蕃國。”
蕃國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國 | guó | 囗 | 8畫 | 基本字義 國(國) guó(ㄍㄨㄛˊ) ⒈ ?有土地、人民、主權(quán)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zhì);b.國家的體面)。國號(hào)。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b.喻對(duì)國家有特殊貢獻(xiàn)的人)。國格。國魂。國是(國家大計(jì),如“共商國國”)。 ⒉ ?特指中國的:國產(chǎn)。國貨。國粹。國樂( yuè ㄩㄝˋ )。國藥。 ⒊ ?姓。 異體字 國 囯 囶 囻 圀 ? ? 漢英互譯 |
蕃 | fán | 艸 | 15畫 | 基本字義 蕃 fán(ㄈㄢˊ) ⒈ ?茂盛:蕃茂。蕃昌。蕃蕪。 ⒉ ?繁多:蕃衍(同“繁衍”)。 異體字 ? 番 造字法 形聲:從艸、番聲 English foreign things |
蕃國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蕃國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