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 拼音fàn zhòng yān
- 注音ㄈㄢˋ ㄓㄨㄥˋ 一ㄢ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范仲淹[ fàn zhòng yān ]
⒈ ?(989—1052) 北宋政治家、將領、文學家。字希文,祖籍邠州(今屬陜西),移居吳縣(今江蘇蘇州市)。少孤貧,學習刻苦,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進士,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以龍圖閣直學士與韓琦并任陜西經(jīng)略安撫使,守衛(wèi)邊塞多年。慶歷三年(公元1043)任參知政事,力主革新政治,因受呂夷簡為首的保守派反對,未被采納。后出任陜西四路宣撫使,于赴穎州途中病卒。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謚文正,后世稱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集》二十九卷。范仲淹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同時主張詩文革新,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行者之一。散文以抒發(fā)個人政治懷抱的《岳陽樓記》為代表作。
英Fan Zhongyan;
國語辭典
范仲淹[ fàn zhòng yān ]
⒈ ?人名。(西元 989~1052)?字希文。宋名臣,吳縣人,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jīng)略陜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謚文正。
英語Fan Zhongyan (989-1052)?, minister of Northern Song, led failed reform of 1043, also writer and author of On Yueyang Tower 岳陽樓記|岳陽樓記
德語Fan Zhongyan (Eig, Pers, 989 - 1052)?
法語Fan Zhongyan
范仲淹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仲 | zhòng | 亻 | 6畫 | 基本字義 仲 zhòng(ㄓㄨㄥˋ) ⒈ ?兄弟排行次序二:仲兄。仲弟。 ⒉ ?在當中的: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nóng)歷二月。仲夏、仲秋、仲冬依此類推)。仲裁(居間調(diào)停、裁判)。 ⒊ ?姓。 異體字 中 狆 漢英互譯 intermediate、middle、second 造字法 會意兼形聲:從亻、從中,中亦聲 English middle brother; go between, mediator; surname |
淹 | yān | 氵 | 11畫 | 基本字義 淹 yān(一ㄢ) ⒈ ?浸沒( mò ):水淹。淹沒( mò )。淹灌。 ⒉ ?皮膚被汗液浸漬:胳肢窩被汗淹得又痛又癢。 ⒊ ?廣:淹博。淹通。淹貫(淵博而貫通)。淹雅(淵博高雅)。 ⒋ ?滯,久留:淹留。久淹。淹滯。淹月(滯留一月)。 異體字 奄 淊 醃 漢英互譯 flood、submerge 造字法 形聲:從氵、奄聲 English drown; cover with liquid, steep |
范 | fàn | 艸 | 8畫 | 基本字義 范(範) fàn(ㄈㄢˋ) ⒈ ?模子:銅范。鐵范。 ⒉ ?榜樣:模范。典范。 ⒊ ?一定界限:范圍。范疇(a.類型;范圍;b.概念性最高的基本概念,如“化合”、“分解”是化學的范疇;“矛盾”、“質(zhì)”和“量”等是哲學的范疇)。規(guī)范。 ⒋ ?限制:防范。 ⒌ ?姓。 異體字 範 笵 漢英互譯 model、pattern 造字法 形聲:上形下聲 English surname; bee-like insect |
范仲淹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范仲淹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