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子手
- 拼音fān zǐ shǒu
- 注音ㄈㄢ ㄗˇ ㄕㄡ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番子手[ fān zǐ shǒu ]
⒈ ?明清時(shí)捉拿盜賊的差役。
引證解釋
⒈ ?明 清 時(shí)捉拿盜賊的差役。參見“番子”。
引《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江 南人説陰捕,就是北方叫番子手一般?!?br />《醒世姻緣傳》第六七回:“你穿著又不廝稱,還叫番子手當(dāng)賊拿哩!”
國語辭典
番子手[ fān zi shǒu ]
⒈ ?明清時(shí)稽查緝捕罪犯的差役。
引《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江南人說陰捕,就是北方叫番子手一般?!?br />《醒世姻緣傳·第六七回》:「你穿著又不廝稱,還叫番子手當(dāng)賊拿哩!」
番子手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子 | zǐ | 子 | 3畫 | 基本字義 子 zǐ(ㄗˇ) ⒈ ?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 ⒉ ?植物的果實(shí)、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shí)。 ⒊ ?動(dòng)物的卵:魚子。蠶子。 ⒋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⒌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 dàn )。棋子兒。 ⒍ ?與“母”相對(duì):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 ⒎ ?對(duì)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 ⒏ ?古代對(duì)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
手 | shǒu | 手 | 4畫 | 基本字義 手 shǒu(ㄕㄡˇ) ⒈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難辦,像荊棘刺手)。著( zhuó )手(開始做,動(dòng)手)。手不釋卷。 ⒉ ?拿著:人手一冊(cè)。 ⒊ ?親自動(dòng)手:手稿。手跡。手令。手書(a.筆跡;b.親筆書信)。 ⒋ ?技能、本領(lǐng):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 ⒌ ?做某種事情或擅長某種技能的人:國手。扒手。生產(chǎn)能手。 ⒍ ?小巧易拿的:手槍。手冊(cè)。 異體字 扌 漢英互譯 a bunch of fives、fist、hand、manus、mauley、p |
番 | fān pān | 田 | 12畫 | 基本字義 番 fān(ㄈㄢ) ⒈ ?遍數(shù),次,回:三番五次。 ⒉ ?輪流更代:輪番。更( gēng )番。 ⒊ ?稱外國的或外族的:番邦。番茄。番薯。 ⒋ ?倍:產(chǎn)量翻了二番。 其他字義 番 pān(ㄆㄢ) ⒈ ?〔番禺〕地名,在中國廣東省。 異體字 潘 畨 蕃 蹯 鄱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 take turns; a turn, a time; to repeat |
番子手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番子手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