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瘡
- 拼音fèi chuāng
- 注音ㄈㄟˋ ㄔㄨㄤ
- 繁體痱瘡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痱瘡[ fèi chuāng ]
⒈ ?亦作“痱瘡”。
⒉ ?即痱子。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疿瘡”。即痱子。參見“痱子”。
引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三·滑石》﹝集解﹞引 蘇頌 曰:“今人多用冷石作粉,治疿瘡,或云即滑石也?!?/span>
痱瘡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痱 | fèi féi | 疒 | 13畫 | 基本字義 痱 fèi(ㄈㄟˋ) ⒈ ?〔痱子〕由于暑天出汗過多,引起汗腺發(fā)炎,皮膚表面生出來的小紅疹,很癢。 其他字義 痱 féi(ㄈㄟˊ) ⒈ ?古代稱偏癱癥:風(fēng)痱。 異體字 腓 疿 造字法 形聲:從疒、非聲 English heat rash, prickly heat; ulcers |
瘡 | chuāng | 疒 | 9畫 | 基本字義 瘡(瘡) chuāng(ㄔㄨㄤ) ⒈ ?皮膚上腫爛潰瘍的?。函彴?。瘡口。凍瘡。痔瘡。 異體字 瘡 漢英互譯 sore、tumefaction 造字法 形聲:從疒、倉聲 English tumor, boil, sore, wound |
痱瘡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痱瘡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