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一勸百
- 拼音fěng yī quàn bǎi
- 注音ㄈㄥˇ 一 ㄑㄨㄢˋ ㄅㄞˇ
- 繁體諷一勸百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諷一勸百[ fěng yī quàn bǎi ]
⒈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揚(yáng)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風(fēng)一,猶馳騁鄭衛(wèi)之聲,曲終而奏雅,不已虧乎?”后遂以“諷一勸百”形容規(guī)諷正道的言辭遠(yuǎn)遠(yuǎn)及不上勸誘奢靡的言辭。謂意在使人警戒,但結(jié)果卻適得其反。
引證解釋
⒈ ?后遂以“諷一勸百”形容規(guī)諷正道的言辭遠(yuǎn)遠(yuǎn)及不上勸誘奢靡的言辭。謂意在使人警戒,但結(jié)果卻適得其反。
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揚(yáng)雄 以為靡麗之賦,勸百風(fēng)一,猶馳騁 鄭 衛(wèi) 之聲,曲終而奏雅,不已虧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自 桓麟 《七説》以下, 左思 《七諷》以上,枝附影從,十有餘家……雖始之以淫侈,而終之以居正。然諷一勸百,勢不自反?!?/span>
國語辭典
諷一勸百[ fèng yī quàn bó ]
⒈ ?用委婉的語言勸告一人,即能警戒其余眾人。
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雖始之以淫侈,而終之以居正,然諷一勸百,勢不自反?!?/span>
諷一勸百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一 | yī | 一 | 1畫 | 基本字義 一 yī(一) ⒈ ?數(shù)名,最小的正整數(shù)(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壹”代)。 ⒉ ?純;專:專一。一心一意。 ⒊ ?全;滿:一生。一地水。 ⒋ ?相同:一樣。顏色不一。 ⒌ ?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織。 ⒍ ?表示動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算一算。試一試。 ⒎ ?乃;競:一至于此。 ⒏ ?部分聯(lián)成整體:統(tǒng)一。整齊劃一。 ⒐ ?或者:一勝一負(fù)。 ⒑ ?初次:一見如故。 ⒒ ?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相當(dāng)于簡譜中的低音“7”。 異體字 |
勸 | quàn | 力 | 4畫 | 基本字義 勸(勸) quàn(ㄑㄨㄢˋ) ⒈ ?說服,講明事理使人聽從:勸說。勸解( jiě )。勸導(dǎo)。勸教( jiào )。勸諫。勸慰。勸戒。勸進(jìn)(封建社會勸說實(shí)際上已經(jīng)掌握政權(quán)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 ⒉ ?勉勵(lì):勸勉。勸學(xué)。勸業(yè)。勸善。 異體字 勸 勧 劷 漢英互譯 advise、persuade 造字法 繁體為形聲 English recommend, advise, urge |
諷 | fěng | 讠 | 6畫 | 基本字義 諷(諷) fěng(ㄈㄥˇ) ⒈ ?不看著書本念,背書:諷誦(抑揚(yáng)頓挫地誦讀)。諷詠。 ⒉ ?用含蓄的話勸告或譏刺:諷刺。諷諫(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進(jìn)諫)。諷喻(一種修辭手法,用說故事等方式說明事物的道理)。諷一勸百。 異體字 諷 漢英互譯 mock 造字法 形聲:從讠、風(fēng)聲 English recite, incant; satirize |
百 | bǎi | 白 | 6畫 | 基本字義 百 bǎi(ㄅㄞˇ) ⒈ ?數(shù)名,十個(gè)十(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佰”代):百步穿楊。百兒八十。百分比。 ⒉ ?喻很多:百草。百貨。百姓(人民)。百般。百煉成鋼。百無聊賴。百廢俱興( xīng )。 異體字 佰 漢英互譯 hundred、all kind of 造字法 會意:從一、從白 English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
諷一勸百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諷一勸百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