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事
- 拼音fó shì
- 注音ㄈㄛˊ ㄕˋ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佛事[ fó shì ]
⒈ ?和尚或尼姑誦經(jīng)拜佛之事;亡者之家請僧尼念經(jīng)超度亡靈。
英Buddhist ceremony(or service);
引證解釋
⒈ ?佛家謂諸佛教化眾生之事。
引《觀無量壽經(jīng)》:“頂上肉髻如鉢頭摩花,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xiàn)佛事?!?br />宋 蘇軾 《十八大阿羅漢贊》之十七:“孰知毛竅,八萬四千,皆作佛事,説法熾然?!?/span>
⒉ ?指僧尼等所作誦經(jīng)祈禱、拜懺禮佛等事。
引《金石萃編·北齊臨淮王像碑》:“遂於此所,爰營佛事。”
《宋史·文苑傳四·穆修》:“母死,自負(fù)櫬以葬,日誦《孝經(jīng)》、《喪記》,不飯浮屠為佛事?!?br />《紅樓夢》第七十回:“話説 賈璉 自在 梨香院 伴宿七日夜,天天僧道不斷做佛事?!?br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十六:“只是在家里請法師做佛事,超度亡魂早祓苦界?!?/span>
⒊ ?佛士。指佛像,菩薩像。事,通“士”。
引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長秋寺》:“莊嚴(yán)佛事,悉用金玉,作工之異,難可具陳?!?br />唐 韓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獻(xiàn)楊常侍》詩:“路窮臺殿闢,佛事煥且儼?!?/span>
國語辭典
佛事[ fó shì ]
⒈ ?佛教的事業(yè)。
引《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太延中,涼州平,徙其國人于京邑,沙門佛事皆俱東,象教彌增矣?!?/span>
⒉ ?佛教徒誦經(jīng)、祈禱及供養(yǎng)等活動(dòng)。
引《西游記·第一二回》:「太宗召太仆卿張道源、中書令張士衡問佛事營福,其應(yīng)如何?」
佛事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事 | shì | 亅 | 8畫 | 基本字義 事 shì(ㄕˋ) ⒈ ?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xiàn)象和活動(dòng):事情。事件。事業(yè)。 ⒉ ?變故:事故(出于某種原因而發(fā)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傷等)。事端。 ⒊ ?職業(yè):謀事(指找職業(yè))。 ⒋ ?關(guān)系和責(zé)任:你走吧,沒你的事了。 ⒌ ?辦法:光著急也不是事兒,還得另找出路。 ⒍ ?做,治:不事生產(chǎn)。無所事事。 ⒎ ?服侍:事父母。 異體字 ? 亊 叓 剚 漢英互譯 accident、affair、be engaged in、business、job、matter、work、case、thing 造字法 形聲:從史 |
佛 | fó fú bì bó | 亻 | 7畫 | 基本字義 佛 fó(ㄈㄛˊ) ⒈ ?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xiàn)佛。 ⒉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jīng)。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jīng)、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dòng))。 其他字義 佛 fú(ㄈㄨˊ) ⒈ ?〔仿佛〕見“仿”。 ⒉ ?古同“拂”,違背,違反。 其他字義 佛 bì(ㄅ一ˋ) ⒈ ?古同“弼”,輔弼。 其他字義 佛 bó(ㄅㄛˊ) ⒈ ?古同“勃”,興起。 |
佛事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佛事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