鵩鳥
- 拼音fú niǎo
- 注音ㄈㄨˊ ㄋ一ㄠˇ
- 繁體鵩鳥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鵩鳥[ fú niǎo ]
⒈ ?貓頭鷹一類的鳥。舊傳為不祥之鳥。
⒉ ?比喻奸佞。
⒊ ?《鵩鳥賦》的省稱。
引證解釋
⒈ ?貓頭鷹一類的鳥。舊傳為不祥之鳥。
引漢 賈誼 《鵩鳥賦》序:“誼 為 長沙王 傅,三年,有鵩鳥飛入 誼 舍?!?br />唐 元稹 《有鳥》詩之五:“秋鷹迸逐霜鶻遠,鵩鳥護巢當晝啼?!?br />宋 蘇軾 《和陶使都經(jīng)錢溪》:“但恐鵩鳥來,此生還蕩析。”
⒉ ?比喻奸佞。
引宋 曾肇 《上王荊公墓》詩:“天上龍胡斷,人間鵩鳥來。”
⒊ ?《鵩鳥賦》的省稱。
引《太平御覽》卷九二七引 晉 梅陶 《鵩鳥賦序》:“余既遭 王敦 之難,遂見忌,録居于 武昌。其秋有野鳥入室,感 賈誼 《鵩鳥》,依而作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相如 《上林》,繁類以成艷。 賈誼 《鵩鳥》,致辨於情理。”
宋 惠洪 《金華超不群用前韻作詩見贈亦和》之三:“憑欄試誦《鵩鳥》文, 洛陽 少年亦翹楚?!?/span>
鵩鳥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鳥 | niǎo | 鳥 | 5畫 | 基本字義 鳥(鳥) niǎo(ㄋ一ㄠˇ) ⒈ ?脊椎動物的一綱,溫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變?yōu)槌?,一般能飛:鳥類。候鳥。益鳥。鳥語花香。 異體字 鳥 漢英互譯 bird、fowl、ja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bird; KangXi radical 196 |
鵩 | fú | 鳥 | 19畫 | 基本字義 鵩 fú(ㄈㄨˊ) ⒈ ?古書上說的一種不吉祥的鳥,形似貓頭鷹。 異體字 English owl-like bird; buzzard; Otus scops |
鵩鳥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鵩鳥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