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于散
- 拼音fū yú sàn
- 注音ㄈㄨ ㄩˊ ㄙㄢˋ
- 繁體敷於散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敷于散[ fū yú sàn ]
⒈ ?魏晉時期中藥名。相傳用柏子仁、麻仁、細辛、干姜、附子等調(diào)和而成。
引證解釋
⒈ ?魏 晉 時期中藥名。相傳用柏子仁、麻仁、細辛、干姜、附子等調(diào)和而成。
引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進敷于散,服卻鬼丸。各進一雞子。”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敷于散出 葛洪 《煉化篇》。方:用柏子人、麻人、細辛、乾薑、附子等分為散,井華水服之?!?/span>
敷于散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于 | yú | 二 | 3畫 | 基本字義 于 yú(ㄩˊ) ⒈ ?介詞(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榮譽歸于老師”;c.對,如“勤于學習”;d.向,如“出于自愿”;e.給,如“問道于盲”;f.自,從,如“取之于民”;g.表比較,如“重于泰山”;h.表被動,如“限于水平”)。 ⒉ ?后綴(a.在形容詞后,如“疏于防范”;b.在動詞后,如“屬于未來)。 ⒊ ?姓。 異體字 丂 虧 亐 於 漢英互譯 for、of、to、when、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in, on, at; go to; surnam |
散 | sàn sǎn | 攵 | 12畫 | 基本字義 散 sàn(ㄙㄢˋ) ⒈ ?分開,由聚集而分離:分散。解散。渙散。散落。散失。散逸。 ⒉ ?分布,分給:散布。散發(fā)( fā )。天女散花。 ⒊ ?排遣:散心。散悶( mèn )。 ⒋ ?解雇:他干的不好,讓那家飯店給散了。 其他字義 散 sǎn(ㄙㄢˇ) ⒈ ?沒有約束,松開:松散。散漫。懶散。散曲。散記。散板。散文。披散頭發(fā)。 ⒉ ?分開的,分離的:散居。散亂。散座。散兵游勇。 ⒊ ?零碎的:散碎。散裝。散頁。 ⒋ ?中醫(yī)稱藥末:散劑。丸 |
敷 | fū | 攵 | 15畫 | 基本字義 敷 fū(ㄈㄨ) ⒈ ?布置,鋪開,擺開:敷設。敷陳(鋪陳,詳細敘述)。敷衍(a.敘述并發(fā)揮,亦作“敷演”;b.做事不夠負責或待人不懇切,只做表面上的應付;c.勉強維持)。 ⒉ ?涂上,搽上:敷藥。敷粉。 ⒊ ?足夠:入不敷出。 ⒋ ?古同“膚”,表面的。 異體字 尃 旉 ? 漢英互譯 apply、be sufficient for、sprend 造字法 形聲:左聲右形 English spread, diffuse; apply, paint |
敷于散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敷于散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