趺坐
- 拼音fū zuò
- 注音ㄈㄨ ㄗㄨㄛˋ
- 詞性動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趺坐[ fū zuò ]
⒈ ?〈書〉佛教徒盤腿端坐,左腳放在右腿上,右腳放在左腿上。
引證解釋
⒈ ?盤腿端坐。參見“趺跏”。
引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輭草承趺坐,長松響梵聲?!?br />宋 費袞 《梁谿漫志·閑樂異事》:“迨夜入寢,有婢 杏香 奔告諸子曰:‘殿院咳逆不止若疾狀。’諸子亟走,至,則已趺坐,而一足猶未上,命其子為收之,纔畢而終?!?br />明 何景明 《明紹興府同知致仕進階朝列大夫陶公行狀》:“嘗讀書 南禪寺,閉門誦習,趺坐中夜?!?br />沉鈞儒 《趺坐》詩:“舉世囂囂我適靜,棕床趺坐作心觀。”
⒉ ?見“趺座”。
國語辭典
趺坐[ fū zuò ]
⒈ ?兩腳盤腿打坐。
引唐·王維〈登辨覺寺〉詩:「軟草從趺坐,長松響梵聲?!?br />《醒世恒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秋公正在房中趺坐,忽然祥風微熱,彩云如蒸?!?/span>
英語to sit in the lotus position
法語s'asseoir dans la position du lotus
趺坐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坐 | zuò | 土 | 7畫 | 基本字義 坐 zuò(ㄗㄨㄛˋ) ⒈ ?古人雙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腳后跟上,這是其本義,后泛指以臀部著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墊。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盤膝坐著死去)。坐禪。坐功。坐騎。 ⒉ ?乘,搭:坐車。坐船。 ⒊ ?堅守,引申為常駐,不動:“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坐莊。 ⒋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對著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⒌ ?把鍋、壺等放在火上:坐鍋。 ⒍ ?物體向后施壓力:房頂往后坐。 ⒎ ?介詞,因,由于, |
趺 | fū | 足 | 11畫 | 基本字義 趺 fū(ㄈㄨ) ⒈ ?同“跗”。 ⒉ ?〔趺坐〕佛教徒盤腿端坐的姿勢。 ⒊ ?碑下的石座:魑首龜趺。 異體字 呋 夫 跗 English sit cross-legged; back of the foo |
趺坐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趺坐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