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歸流
- 拼音gǎi tǔ guī liú
- 注音ㄍㄞˇ ㄊㄨˇ ㄍㄨㄟ ㄌ一ㄡˊ
- 繁體改土歸流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改土歸流[ gǎi tǔ guī liú ]
⒈ ?明、清兩代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實行的一種政治措施。明代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區(qū)廢土司制度,設(shè)貴州布政使司,下置八府。清代中央政府在云、貴、川等省大力實行以中央任命并可隨時調(diào)換的流官代替土司管轄地方的措施,即改土歸流,使原土司地區(qū)的地方行政與內(nèi)地趨于一致。
引證解釋
⒈ ?明 清 兩代在 云南、貴州、四川、廣西 等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廢除土司,實行流官統(tǒng)治的一種政治措施,旨在加強中央對邊疆地區(qū)的統(tǒng)一管理。 明 永樂 十一年(1413年)平定 思州、思南 兩宣慰使亂后,廢土司,設(shè) 貴州 布政使司,置 思州、思南 等八府。 清 雍正 時,采用 云 貴 總督 鄂爾泰 改土歸流建議推行于西南諸省。也稱改土為流。亦省作“改流”。參閱《明史·貴州土司傳》及《云南土司傳》、《廣西土司傳》, 清 袁枚 《武英殿大學(xué)士太傅鄂文端公行略》。
引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七:“東川 雖已改流三十載,仍為土目盤據(jù)?!?/span>
國語辭典
改土歸流[ gǎi tǔ guī liú ]
⒈ ?明、清時改土官為流官的政策。元代封滇、桂一帶的土著酋長為土官,以治理土著,并采世襲制。明代原本沿用,但時有土官虐殺百姓,為患邊境,故廢除土官制,改以臨時任命的流官。清代,云南巡撫鄂爾泰厲行明代的方式,使云、貴一帶更加安定。
改土歸流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土 | tǔ | 土 | 3畫 | 基本字義 土 tǔ(ㄊㄨˇ) ⒈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黃土。 ⒉ ?疆域:國土。領(lǐng)土。 ⒊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⒋ ?民間生產(chǎn)的(區(qū)別于“洋”):土方(民間流傳的藥方,亦稱“偏方”)。 ⒌ ?不合潮流:土氣。 ⒍ ?未熬制的鴉片:煙土。 ⒎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 ⒏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和磷濉?⒐ ?姓。 異體字 圡 社 漢英互譯 dust、earth、ground、homemade、land、local、soil、unrefined 相關(guān)字詞 洋 造字法 象形:像土塊 |
流 | liú | 氵 | 10畫 | 基本字義 流 liú(ㄌ一ㄡˊ) ⒈ ?液體移動:流水。流汗。流血。流淚。流程。流瀉。流質(zhì)。流水不腐。汗流浹背。隨波逐流(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喻沒有主見,隨著潮流走)。 ⒉ ?像水那樣流動不定:流轉(zhuǎn)( 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離。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螢。 ⒊ ?傳播:流言。流傳。流芳。流弊。流毒。流行( xíng )。 ⒋ ?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 ⒌ ?像水流的東西:氣流。暖流。電流。 ⒍ |
歸 | guī | 彐 | 5畫 | 基本字義 歸(歸) guī(ㄍㄨㄟ) ⒈ ?返回,回到本處:歸國。歸程。歸僑。歸寧(回娘家看望父母)。歸?。?xǐng )(回家探親)。歸真反璞。 ⒉ ?還給:歸還。物歸原主。 ⒊ ?趨向,去往:歸附。眾望所歸。 ⒋ ?合并,或集中于一類,或集中于一地:歸并。歸功。歸咎。 ⒌ ?由,屬于:這事歸我辦。歸屬。 ⒍ ?結(jié)局:歸宿( sù )。 ⒎ ?珠算中一位除數(shù)的除法:九歸。 ⒏ ?古代稱女子出嫁:“之子于歸,宣其室家”。 ⒐ ?自首。 異體字 歸 帰 |
改 | gǎi | 攵 | 7畫 | 基本字義 改 gǎi(ㄍㄞˇ) ⒈ ?變更,更換:改變。更( gēng )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張。朝令夕改。改編。改寫。纂改。 ⒉ ?姓。 異體字 ? 漢英互譯 alter、change、correct、put right、rectify、revise、transform 造字法 會意:從攵、從己 English change, alter; improve, remodel |
改土歸流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改土歸流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