棡鼓曲
- 拼音gāng gǔ qū
- 注音ㄍㄤ ㄍㄨˇ ㄑㄨ
- 繁體?鼓曲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棡鼓曲(?鼓曲)[ gāng gǔ qǔ ]
⒈ ?曲名。相傳黃帝出師涿鹿,以?鼓為警衛(wèi),作?鼓曲?;蛑^其曲辭本之鮮卑。
引證解釋
⒈ ?曲名。相傳 黃帝 出師 涿鹿,以棡鼓為警衛(wèi),作棡鼓曲?;蛑^其曲辭本之 鮮卑。
引《隋書(shū)·音樂(lè)志下》:“棡鼓一曲十二變,與金鉦同,夜警用,一曲俱盡,次奏大鼓?!?br />《樂(lè)府詩(shī)集·橫吹曲辭》 宋 郭茂倩 題解:“棡鼓金鉦一曲,夜警用之。大鼓十五曲,小鼓九曲,大角七曲,其辭并本之 鮮卑?!?/span>
棡鼓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曲 | qū qǔ | 曰 | 6畫(huà) | 基本字義 曲(麯、麴) qū(ㄑㄨ) ⒈ ?彎轉(zhuǎn),與“直”相對(duì):彎曲。曲折( zhé )。曲筆(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實(shí)、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②寫(xiě)文章時(shí)故意離題而不直書(shū)其事的筆法)。曲肱而枕。曲盡其妙。 ⒉ ?不公正,不合理:曲說(shuō)。曲解( jiě )。委曲求全。 ⒊ ?彎曲的地方:河曲。 ⒋ ?偏僻的地方:鄉(xiāng)曲。 ⒌ ?釀酒或制醬時(shí)引起發(fā)醇的東西:酒曲。曲霉。 ⒍ ?姓。 其他字義 曲 qǔ(ㄑㄨˇ) ⒈ ?能唱的文詞,一種藝術(shù)形式:曲藝。曲話。 ⒉ |
鼓 | gǔ | 鼓 | 13畫(huà) | 基本字義 鼓 gǔ(ㄍㄨˇ) ⒈ ?打擊樂(lè)器,圓柱形,中空,兩頭蒙皮:鼓樂(lè)( yuè )。鼓角( jiǎo )。大鼓。 ⒉ ?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⒊ ?敲擊或拍打使發(fā)出聲音:鼓吹。鼓噪。 ⒋ ?發(fā)動(dòng),使振作起來(lái):鼓勵(lì)。鼓動(dòng)。鼓舞。一鼓作氣。 ⒌ ?高起,凸出:鼓包。鼓脹。 ⒍ ?古代夜間擊鼓以報(bào)時(shí),一鼓即一更。 異體字 皷 鼔 皼 漢英互譯 beat、drum、kettle、tambour 相關(guān)字詞 飽、癟、泄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drum; beat, top, strike |
棡 | gāng | 木 | 12畫(huà) | 基本字義 棡 gāng(ㄍㄤ) ⒈ ?〔青棡〕落葉喬木,葉子長(zhǎng)橢圓形,木材堅(jiān)硬,供建筑用。亦稱(chēng)“槲櫟”。 異體字 ? |
棡鼓曲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棡鼓曲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