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銀法
- 拼音gāng yín fǎ
- 注音ㄍㄤ 一ㄣˊ ㄈㄚˇ
- 繁體綱銀法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綱銀法[ gāng yín fǎ ]
⒈ ?明代中葉在南方所施行的代役歲費征收辦法。始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行于福建。其法為將全縣代役歲費,分為正、雜兩綱(部分),照丁四糧六比例分派銀兩,全部繳于官府。后為“一條鞭”法所代替。
引證解釋
⒈ ?明 代中葉在南方所施行的代役歲費征收辦法。始于 正德 十五年(公元1520年),行于 福建。其法為將全縣代役歲費,分為正、雜兩綱(部分),照丁四糧六比例分派銀兩,全部繳于官府。后為“一條鞭”法所代替。
綱銀法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銀 | yín | 钅 | 11畫 | 基本字義 銀(銀) yín(一ㄣˊ) ⒈ ?一種金屬元素,可以制貨幣和器皿、電子設備、感光材料、裝飾品等:銀子。銀杯。銀牌。 ⒉ ?舊時用銀鑄成塊的一種貨幣:銀幣。銀錠。銀洋。銀錢。銀圓(亦作“銀元”)。銀號(規(guī)模較大的錢莊)。銀行( hāng )。銀票。 ⒊ ?像銀的顏色:銀白。銀發(fā)( fà )。銀河(亦稱“天河”、“銀漢”)。銀樣镴槍頭(喻表面還不錯,實際上不中用,好像顏色如銀子的錫镴槍頭一樣)。 ⒋ ?古同“垠”,邊。 ⒌ ?姓 |
綱 | gāng | 纟 | 7畫 | 基本字義 綱(綱) gāng(ㄍㄤ) ⒈ ?提網的總繩。 ⒉ ?事物的關鍵部分:大綱。綱領。綱目。綱要(a.提綱;b.概要)。 ⒊ ?中國從唐代起轉運大批貨物所行的辦法:一綱(把貨物分批運行,每批車輛船只的計數(shù)編號)?;ㄊV。生辰綱。 ⒋ ?生物學分類的一種類別(生物學把同一門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親緣關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為“一綱”,“綱”以下再分為“目”)。 ⒌ ?統(tǒng)治者認為維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為規(guī)范:綱紀。綱常 |
法 | fǎ | 氵 | 8畫 | 基本字義 法 fǎ(ㄈㄚˇ) ⒈ ?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段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法辦。法典。法官。法規(guī)。法律。法令。法定。法場。法理。法紀。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對稱。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參與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法律義務的社會組織)。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憲法(國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遙法外。 ⒉ ?處理事物的手段:辦法。設法。手法。寫法。 ⒊ ?仿效:效法。 |
綱銀法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綱銀法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