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藏
- 拼音guī cáng
- 注音ㄍㄨㄟ ㄘㄤˊ
- 繁體歸藏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歸藏[ guī cáng ]
⒈ ?三《易》之一,相傳為黃帝所作。斂藏。歸葬。
引證解釋
⒈ ?三《易》之一,相傳為 黃帝 所作。
引《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賈公彥 疏:“此《歸藏易》,以純坤為首,坤為地,故萬物莫不歸而藏於中,故名為《歸藏》也?!?br />漢 桓譚 《新論》:“《歸藏》四千三百言……藏于太卜?!?br />《隋書·經(jīng)籍志一》:“《歸藏》十三卷, 晉 太尉 薛貞 注…… 漢 初已亡,案 晉 《中經(jīng)》有之,唯載卜筮,不似圣人之旨?!?br />元 張可久 《滿庭芳·金華道中》曲:“數(shù)前程掐得箇《歸藏》卦?!?/span>
⒉ ?斂藏。
引《素問·六元正紀(jì)大論》:“太陽所至,為寒府,為歸藏。”
王冰 注:“物寒故歸藏也。”
高士宗 注:“內(nèi)歸藏密也。”
⒊ ?歸葬。
引唐 王勃 《為原州趙長史請為亡父度人表》:“今者歸藏有日,先遠戒期?!?br />明 高攀龍 《泰伯廟碑》:“蓋 梅里 平墟 為 泰伯 端委之地, 皇山 為歸藏之地?!?/span>
國語辭典
歸藏[ guī cáng ]
⒈ ?歸葬。
引唐·王勃〈為原州趙長史請為亡父度人表〉:「今者歸葬有日,先遠戒期。」
⒉ ?書名。相傳為比《周易》更早的《易經(jīng)》,作者不詳。原書在漢初已亡佚,清朝馬國翰的《玉函山房輯佚書》中收有佚文一卷,內(nèi)容多述大禹、后羿等的神話傳說。
歸藏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歸 | guī | 彐 | 5畫 | 基本字義 歸(歸) guī(ㄍㄨㄟ) ⒈ ?返回,回到本處:歸國。歸程。歸僑。歸寧(回娘家看望父母)。歸?。?xǐng )(回家探親)。歸真反璞。 ⒉ ?還給:歸還。物歸原主。 ⒊ ?趨向,去往:歸附。眾望所歸。 ⒋ ?合并,或集中于一類,或集中于一地:歸并。歸功。歸咎。 ⒌ ?由,屬于:這事歸我辦。歸屬。 ⒍ ?結(jié)局:歸宿( sù )。 ⒎ ?珠算中一位除數(shù)的除法:九歸。 ⒏ ?古代稱女子出嫁:“之子于歸,宣其室家”。 ⒐ ?自首。 異體字 歸 帰 |
藏 | cáng zàng | 艸 | 17畫 | 基本字義 藏 cáng(ㄘㄤˊ) ⒈ ?隱避起來: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隱藏。蘊藏。藏污納垢。 ⒉ ?收存起來:收藏。藏品。藏書。儲藏。 其他字義 藏 zàng(ㄗㄤˋ) ⒈ ?儲放東西的地方:藏府。寶藏。 ⒉ ?道教、佛教經(jīng)典的總稱:道藏。大藏經(jīng)。三藏(佛教經(jīng)典“經(jīng)”、“律”、“論”三部分)。 ⒊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區(qū)和青海、四川等?。翰刈?。 ⒋ ?中國西藏自治區(qū)的簡稱。 ⒌ ?古同“臟”。 異體字 臟 蔵 臧 匨 ? 漢英互譯 |
歸藏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歸藏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