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律尺
- 拼音gǔ lǜ chǐ
- 注音ㄍㄨˇ ㄌㄩˋ ㄔ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古律尺[ gǔ lǜ chǐ ]
⒈ ?古代以黃鐘為度量衡的標(biāo)準(zhǔn)。相傳黃帝時樂官伶?zhèn)愒炻沙?,名古律尺,又名縱黍尺。以一粒秬黍的縱長度為一分,九分為一寸,九寸為一尺。參閱明朱載堉《律呂精義·內(nèi)篇十》。
引證解釋
⒈ ?古代以黃鐘為度量衡的標(biāo)準(zhǔn)。相傳 黃帝 時樂官 伶?zhèn)?造律尺,名古律尺,又名縱黍尺。以一粒秬黍的縱長度為一分,九分為一寸,九寸為一尺。參閱 明 朱載堉 《律呂精義·內(nèi)篇十》。
古律尺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律 | lǜ | 彳 | 9畫 | 基本字義 律 lǜ(ㄌㄩˋ) ⒈ ?法則,規(guī)章:紀(jì)律。法律。定律。規(guī)律。清規(guī)戒律。律師。 ⒉ ?約束:律己。 ⒊ ?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biāo)準(zhǔn),把聲音分為六律(陽律)和六品(陰律)。合稱“十二律”:律呂(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shù)的六個管稱“律”;成偶數(shù)的六個管稱“呂”,后來“律呂”作為音律的統(tǒng)稱)。 ⒋ ?舊詩的一種體裁:律詩。 ⒌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aw、res |
古 | gǔ | 口 | 5畫 | 基本字義 古 gǔ(ㄍㄨˇ) ⒈ ?時代久遠的,過去的,與“今”相對:古代。古?。ㄈ似呤畾q的代稱,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來稀”)。古典。古風(fēng)。古訓(xùn)。古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樸;c.古老的道路)。 ⒉ ?古體詩的簡稱:五古(五言古詩)。七古(七言古詩)。 ⒊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ge-old、ancient 相關(guān)字詞 今 造字法 會意:從十、從口 English old, classic, ancient |
尺 | chǐ chě | 尸 | 4畫 | 基本字義 尺 chǐ(ㄔˇ) ⒈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漢時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長的白絹,借指小畫幅;b.書信)。尺短寸長。尺牘。 ⒉ ?量長度的器具:竹尺。 ⒊ ?像尺的東西:鐵尺。仿尺。戒尺。 ⒋ ?形容微少或短?。撼卟?。咫尺天涯。 其他字義 尺 chě(ㄔㄜˇ) ⒈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dāng)于簡譜的“2”。 漢英互譯 ruler、a unit of length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Chinese measure approx. 'foot' |
古律尺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古律尺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