袞袞諸公
- 拼音gǔn gǔn zhū gōng
- 注音ㄍㄨㄣˇ ㄍㄨㄣˇ ㄓㄨ ㄍㄨㄥ
- 繁體袞袞諸公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AABC式
詞語解釋
袞袞諸公[ gǔn gǔn zhū gōng ]
⒈ ?源源不斷而繁雜。
例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啤ざ鸥Α蹲頃r歌》
英go on and miscellaneous;
⒉ ?舊時稱身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僚。
英mediocre and incompetent high-ranking official;
引證解釋
⒈ ?后專稱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僚。
引語出 唐 杜甫 《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 廣文先生 官獨冷。”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見二十年來,袞袞諸公去來我前,如野馬塵埃之奔馳于窗隙也?!?br />鄭觀應 《盛世危言·墾荒》:“處堂燕雀,茍且因循,坐使萬里疆陲,他日拱手而讓之強敵也,袞袞諸公,縱不為子孫久遠之計,不念國家養(yǎng)育之恩,又將何以自解?”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他突然抬起頭來說:‘別的學校請愿,我們示威,當然要惹惱 南京 的袞袞諸公?!?/span>
國語辭典
袞袞諸公[ gǔn gǔn zhū gōng ]
⒈ ?眾多身居高位的官員。
引《掃迷帚·第一二回》:「袞袞諸公,曾有改寺觀為學堂的條議,卻未能實見施行,化無用為有用。」
袞袞諸公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諸 | zhū | 讠 | 10畫 | 基本字義 諸(諸) zhū(ㄓㄨ) ⒈ ?眾,許多:諸位。諸君。諸侯。 ⒉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諸渤海之尾。 ⒊ ?猶“之”:“能事諸乎?”。 ⒋ ?猶“于”:“宋人事資章甫適諸越”。 ⒌ ?語助,無實在意義:“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⒍ ?姓。 異體字 諸 漢英互譯 all、various 造字法 形聲:從讠、者聲 English various, all, these; surname |
袞 | gǔn | 衣 | 10畫 | 基本字義 袞 gǔn(ㄍㄨㄣˇ) ⒈ ?古代君王等的禮服:袞服。袞衣。袞冕。華袞(色彩絢麗的官服)。 異體字 ? 卷 緷 袞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ceremonial dress worn by the emperor |
公 | gōng | 八 | 4畫 | 基本字義 公 gōng(ㄍㄨㄥ) ⒈ ?正直無私,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無私。 ⒉ ?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⒊ ?國家,社會,大眾:公共。公安(社會整體的治安)。公眾。公民。公論(公眾的評論)。 ⒋ ?讓大家知道:公開。公報。公然。 ⒌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國周代指“太師”、“太傅”、“太?!?;西漢指“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公子。公主。 ⒍ ?敬辭,尊稱男子:海公。包公。諸公 |
袞袞諸公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袞袞諸公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