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論
- 拼音guó lùn
- 注音ㄍㄨㄛˊ ㄌㄨㄣˋ
- 繁體國論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國論[ guó lùn ]
⒈ ?有關(guān)國家大計的言論、主張。
⒉ ?謂商討國家大計,發(fā)表政見。
⒊ ?全國的輿論。
⒋ ?女真語。尊貴的意思。
引證解釋
⒈ ?有關(guān)國家大計的言論、主張。
引《漢書·薛宣傳》:“臣聞賢材莫大於治人, 宣 已有效。其法律任廷尉有餘,經(jīng)術(shù)文雅足以謀王體,斷國論?!?br />宋 王安石 《河勢》詩:“國論終將塞,民嗟亦已勤。”
⒉ ?謂商討國家大計,發(fā)表政見。
引宋 岳飛 《乞解樞柄第三札》:“伏念臣濫廁樞庭,誤陪國論,貪榮滋甚,補報蔑然,豈惟曠職之可憂,抑亦妨賢之是懼?!?/span>
⒊ ?全國的輿論。
引宋 曾鞏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竊以明德懿親,在天功而有助;隆名重器,為國論之所歸?!?/span>
⒋ ?女真語。尊貴的意思。
國語辭典
國論[ guó lùn ]
⒈ ?關(guān)于國家的計議。
引《漢書·卷八三·薛宣傳》:「其法律任廷尉有余,經(jīng)術(shù)文雅足以謀王體,斷國論?!?/span>
⒉ ?一國的議論。
例如:「自從這個事件發(fā)生以后,國論紛紛,民心憤慨,影響不少?!?/span>
國論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論 | lùn lún | 讠 | 6畫 | 基本字義 論(論) lùn(ㄌㄨㄣˋ) ⒈ ?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論斷。論點。論辯。論據(jù)。論者。議論。討論。辯論。 ⒉ ?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論和言論:理論。輿論。專論。社論。 ⒊ ?學說,有系統(tǒng)的主張:系統(tǒng)論。 ⒋ ?看待:一概而論。 ⒌ ?衡量,評定:論罪。論功行賞。 ⒍ ?按照:論件。論資排輩。 ⒎ ?姓。 其他字義 論(論) lún(ㄌㄨㄣˊ) ⒈ ?古同“倫”,條理。 ⒉ ?〔論語〕中國古書名,內(nèi)容主要是記載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 |
國 | guó | 囗 | 8畫 | 基本字義 國(國) guó(ㄍㄨㄛˊ) ⒈ ?有土地、人民、主權(quán)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zhì);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b.喻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國格。國魂。國是(國家大計,如“共商國國”)。 ⒉ ?特指中國的:國產(chǎn)。國貨。國粹。國樂( yuè ㄩㄝˋ )。國藥。 ⒊ ?姓。 異體字 國 囯 囶 囻 圀 ? ? 漢英互譯 |
國論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國論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