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尸馬革
- 拼音guǒ shī mǎ gé
- 注音ㄍㄨㄛˇ ㄕ ㄇㄚˇ ㄍㄜˊ
- 繁體裹屍馬革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裹尸馬革[ guǒ shī mǎ gé ]
⒈ ?見“裹尸馬革”。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裹尸馬革”。
引語本《后漢書·馬援傳》:“方今 匈奴、烏桓 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dāng)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牀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楊誠齋軍門》:“如使 芳 執(zhí)殳效命,早裹尸馬革矣?!?br />宋 陸游 《隴頭水》詩:“男兒墮地志四方,裹尸馬革固其常?!?br />清 孫義鈞 《前定海行》:“裹尸馬革壯夫心,囊骨鴟夷忠勇節(jié)。”
國語辭典
裹尸馬革[ guǒ shī mǎ gé ]
⒈ ?古人若戰(zhàn)死疆場上,往往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比喻效命疆場。宋·陸游〈隴頭水〉詩:「裹尸馬革固其常,豈若婦女不下堂。」明·邵燦也作「馬革裹尸」。
引《香囊記·第一二出》:「還須上萬言策,拼取微軀,裹尸馬革?!?/span>
裹尸馬革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尸 | shī | 尸 | 3畫 | 基本字義 尸 shī(ㄕ) ⒈ ?死人的身體:尸體。尸骸。僵尸。借尸還魂。 ⒉ ?〔尸位〕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如“尸尸素餐,“尸尸誤國”。 ⒊ ?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異體字 死 屍 漢英互譯 cadaver、carcase、carcass、corpse、dead bod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orpse; to impersonate the dead; to preside; KangXi radical 44 |
馬 | mǎ | 馬 | 3畫 | 基本字義 馬(馬) mǎ(ㄇㄚˇ) ⒈ ?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qiáng)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別人行動)。 ⒉ ?大:馬蜂。馬勺。 ⒊ ?姓。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horse、horseflesh、neddy、steed、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
裹 | guǒ | 衣 | 14畫 | 基本字義 裹 guǒ(ㄍㄨㄛˇ) ⒈ ?包;纏繞:裹腳。把這包糖裹好。裹足不前。 ⒉ ?夾帶;夾雜:不該把次貨裹進(jìn)去賣。好人壞人裹在一起一時分不清。 ⒊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來就會裹奶。奶頭被這孩子裹得生疼。 異體字 ? 褁 漢英互譯 swathe、wrap 造字法 形聲:從衣、果聲 English wrap, bind; encircle, confine |
革 | gé | 革 | 9畫 | 基本字義 革 gé(ㄍㄜˊ) ⒈ ?去了毛經(jīng)過加工的獸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⒉ ?改變:革新。革命(a.原意是改變命運(yùn);b.現(xiàn)指改變社會制度、建立新社會的群眾運(yùn)動;c.亦指改造舊技術(shù)、舊思想的運(yùn)動)。改革。變革。 ⒊ ?取消,除掉:革除。革職。革故鼎新(去除舊的,建立新的)。 ⒋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⒌ ?姓。 異體字 ? ? 諽 愅 韚 漢英互譯 change、hide、leather、transform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eather, animal hides; r |
裹尸馬革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裹尸馬革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