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腿
- 拼音guǒ tuǐ
- 注音ㄍㄨㄛˇ ㄊㄨㄟ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裹腿[ guǒ tui ]
⒈ ?綁腿,以窄布條纏繞小腿部褲腿外邊,由踝至膝,或用皮革裹住,并用卡子或帶子固定的東西。
英puttee;
引證解釋
⒈ ?即膝褲。參見“膝褲”。
引周錫保 《中國古代服飾史》第十四章第七節(jié):“南方婦女扎褲腳管者不多,到了寒冷時,用裝有棉花的直筒式的裹腿(考究的用錦繡)包裹于小腿部分,上有二帶系于脛上,在褲子之內(nèi)覆及足背,也叫做‘膝褲’?!?/span>
⒉ ?纏在褲子外邊小腿部分的布條,士兵行軍時常用以保護(hù)腿部并使步履輕便有勁。
引吳組緗 《山洪》二一:“這一天過的是 安徽 隊伍,士兵們灰布棉軍衣,皮帶裹腿都齊整。”
艾蕪 《還鄉(xiāng)記》:“隨便一看,正像一個普通的兵士,穿著短褲,草鞋,腳桿上纏著黃色的裹腿?!?br />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漢望都壁畫伍佰八人》:“伍佰著行縢。行縢古稱‘邪幅’,即今‘裹腿’或‘綁腿’?!?/span>
國語辭典
裹腿[ guǒ tuǐ ]
⒈ ?褲外纏腿的布條,從前軍人常用以防護(hù)腿部。
德語Gamasche (S)?
裹腿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腿 | tuǐ | 月 | 13畫 | 基本字義 腿 tuǐ(ㄊㄨㄟˇ) ⒈ ?下肢,在腳的上面,在膝上胯下的稱“大腿”,在膝下腳上的稱“小腿”。腿腳。 ⒉ ?器物上像腿的部分:桌子腿兒。 ⒊ ?特指經(jīng)鹽腌、洗曬、晾掛等工序加工成的豬后腿:火腿。云腿。 異體字 骽 蹆 漢英互譯 crura、gam、leg 造字法 形聲:從月、退聲 English legs, thighs |
裹 | guǒ | 衣 | 14畫 | 基本字義 裹 guǒ(ㄍㄨㄛˇ) ⒈ ?包;纏繞:裹腳。把這包糖裹好。裹足不前。 ⒉ ?夾帶;夾雜:不該把次貨裹進(jìn)去賣。好人壞人裹在一起一時分不清。 ⒊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來就會裹奶。奶頭被這孩子裹得生疼。 異體字 ? 褁 漢英互譯 swathe、wrap 造字法 形聲:從衣、果聲 English wrap, bind; encircle, confine |
裹腿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裹腿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