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足不前
- 拼音guǒ zú bù qián
- 注音ㄍㄨㄛˇ ㄗㄨˊ ㄅㄨˋ ㄑ一ㄢ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裹足不前[ guǒ zú bù qián ]
⒈ ?停步不前,好像腳被纏住了一樣(多指有顧忌)
例天下智謀之士,聞而自疑,將裹足不前,主公誰與定天下乎?——《三國演義》
英be at a standstill; hang a leg; hesitate to proceed;
引證解釋
⒈ ?纏住腳不前進(jìn)。形容有所顧慮而止步不敢向前。
引語本《戰(zhàn)國策·秦策三》:“是以杜口裹足,莫肯鄉(xiāng) 秦 耳!”
《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天下智謀之士,聞而自疑,將裹足不前,主公誰與定天下乎?”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容園》:“余初以少賤,不得其門而入。及為 張觀察 所得,又以素?zé)o謀面之雅,裹足不前。”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九章:“我們不能做有名無實(shí)的黨員,不能總在困難面前裹足不前?!?/span>
國語辭典
裹足不前[ guǒ zú bù qián ]
⒈ ?停止腳步,不往前行。比喻有所顧忌,不愿去做。也作「裹足不進(jìn)」。
引《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天下智謀之士,聞而自疑,將裹足不前,主公誰與定天下乎?」
近停滯不前 故步自封 作繭自縛
反勇往直前
英語to stand still without advancing (idiom)?; to hesitate and hold back
法語piétiner sur place, hésiter devant les difficultés
裹足不前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足 | zú | 足 | 7畫 | 基本字義 足 zú(ㄗㄨˊ) ⒈ ?腳:足下(對(duì)對(duì)方的敬稱)。足跡。足球。足壇。失足。高足(敬辭,稱別人的學(xué)生)。舉足輕重。畫蛇添足。 ⒉ ?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鼎足。碗足。 ⒊ ?充分,夠量:足月。足見。足智多謀。 ⒋ ?完全:足以。足色。 ⒌ ?值得,夠得上:不足為憑。微不足道。 ⒍ ?增益:以晝足夜。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mple、as mush as、full、leg、sufficient、foot 造字法 會(huì)意:從口、從止 English foot; attain, satisfy, enough |
前 | qián | 刂 | 9畫 | 基本字義 前 qián(ㄑ一ㄢˊ) ⒈ ?指空間,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門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與“后”相對(duì):前面。前邊。前方。面前。前進(jìn)。前程。 ⒉ ?指時(shí)間,過去的,往日的,與“后”相對(duì):以前。前人。前此。前科。前嫌。前言。前車之鑒。 ⒊ ?順序在先的:前五名。 ⒋ ?向前行進(jìn):勇往直前。 異體字 偂 歬 剪 漢英互譯 former、forward、front、preceding、restrain 相關(guān)字詞 后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in front, forward; preceding |
裹 | guǒ | 衣 | 14畫 | 基本字義 裹 guǒ(ㄍㄨㄛˇ) ⒈ ?包;纏繞:裹腳。把這包糖裹好。裹足不前。 ⒉ ?夾帶;夾雜:不該把次貨裹進(jìn)去賣。好人壞人裹在一起一時(shí)分不清。 ⒊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來就會(huì)裹奶。奶頭被這孩子裹得生疼。 異體字 ? 褁 漢英互譯 swathe、wrap 造字法 形聲:從衣、果聲 English wrap, bind; encircle, confine |
不 | bù fǒu | 一 | 4畫 | 基本字義 不 bù(ㄅㄨˋ) ⒈ ?副詞。 ⒉ ?用在動(dòng)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xué)無術(shù)。不速之客。 ⒊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其他字義 不 fǒu(ㄈㄡˇ)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異體字 否 柎 漢英互譯 no、not 相關(guān)字詞 沒有 造字法 象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