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態(tài)
- 拼音gù tài
- 注音ㄍㄨˋ ㄊㄞˋ
- 繁體故態(tài)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故態(tài)[ gù tài ]
⒈ ?舊日的情況或態(tài)度。
引證解釋
⒈ ?老脾氣;舊日或平素的舉止神態(tài)。
引《后漢書·逸民傳·嚴光》:“光 不答,乃投札與之,口授曰:‘ 君房 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絶?!?霸 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tài)也。’”
宋 葉適 《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銘》:“公由此坐廢,即復具野航,出沒圩圲如其故態(tài),不少介吝。”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的門閥觀念》:“高宗 李治 都屢次地告戒他,但不改故態(tài)?!?/span>
⒉ ?泛指從前的狀況。
引宋 陸游 《跋<花間集>之二》:“會有倚聲作詞者,本欲酒間易曉,頗擺落故態(tài),適與六朝跌宕意氣差近,此集所載是也?!?br />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四五:“這段故事的時期,大概在 中華民國 八九年到十一二年之間,到現(xiàn)在我寫這個故事,一切局面已經(jīng)不是前幾年的故態(tài)。”
國語辭典
故態(tài)[ gù tài ]
⒈ ?舊日或平日的舉止、態(tài)度。
引《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嚴光傳》:「帝笑曰:『狂奴故態(tài)也。』」
故態(tài)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態(tài) | tài | 心 | 8畫 | 基本字義 態(tài)(態(tài)) tài(ㄊㄞˋ) ⒈ ?形狀,樣:態(tài)度。狀態(tài)。姿態(tài)。形態(tài)。神態(tài)。動態(tài)。靜態(tài)。事態(tài)。情態(tài)。常態(tài)。變態(tài)。體態(tài)。生態(tài)。 ⒉ ?一種語法范疇,多表明句子的主語和動詞之間關系。 異體字 態(tài) ? 漢英互譯 condition、form、state、voice 造字法 形聲:從太、心聲 English manner, bearing, attitude |
故 | gù | 攵 | 9畫 | 基本字義 故 gù(ㄍㄨˋ) ⒈ ?意外的事情:事故。變故。故障。 ⒉ ?原因:緣故。原故。 ⒊ ?有心,存心:故意。故殺(有意謀殺)。明知故犯。 ⒋ ?老,舊,過去的,原來的:故事(a.舊事,成例;b.有連貫性的比較完整的事情,比較適合于口頭講述,“事”讀輕聲)。故人。故鄉(xiāng)。故土(故鄉(xiāng))。故園(故鄉(xiāng))。故居。故國(故鄉(xiāng),亦指祖國)。故紙堆(泛指舊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舊的,建立新的)。故 |
故態(tài)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故態(tài)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