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口
- 拼音hé kǒu
- 注音ㄏㄜˊ ㄎㄡ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合口[ hé kǒu ]
⒈ ?適口;可口。交會處。異口同聲;齊聲。瘡口或傷口愈合。即合口呼??诮?,吵嘴。
引證解釋
⒈ ?適口;可口。
引《漢書·揚雄傳下》:“美味期乎合口,工聲調(diào)於比耳。”
⒉ ?交會處。
引《周書·文帝紀上》:“太祖 乃遣大都督 梁御 率步騎五千鎮(zhèn) 河 渭 合口,為圖 河?xùn)| 之計?!?/span>
⒊ ?口角,吵嘴。
引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思量定不必閑合口,且看當(dāng)日把子母每曾救?!?br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一折:“喒兩個合口唱叫,[唱]你中間里圖甚么?”
《水滸傳》第七回:“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廟中和人合口!”
⒋ ?異口同聲;齊聲。
引《英烈傳》第二回:“這些人便合口説道:‘敢不從命?!?br />《后西游記》第四十回:“天子點頭贊美,大眾合口稱揚。”
⒌ ?瘡口或傷口愈合。
引田漢 《回春之曲》第二幕:“啊呀,這兒還沒有合口,不能動,再動就不能好了?!?/span>
⒍ ?即合口呼。參見“合口呼”。
引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蜀 人訛‘登’字,則一韻皆合口, 吳 人訛‘魚’字,則一韻皆開口?!?br />清 潘耒 《類音·<聲音元本論>下》:“在牙腭則為開口,歷舌端則為齊齒,蓄于頤中則為合口,聚于脣端則為撮口?!?/span>
國語辭典
合口[ hé kǒu ]
⒈ ?可口、適合口味。
引《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美味期乎合口,工聲調(diào)于比耳。」
⒉ ?齊聲、同聲。
引《英烈傳·第二回》:「這些人便合口說道:『敢不從命!』」
⒊ ?會合處、交會處。
引《周書·卷一·文帝紀上》:「太祖乃遣大都督梁御率步騎五千鎮(zhèn)河、渭合口,為圖河?xùn)|之計?!?/span>
⒋ ?吵嘴、斗嘴。
引《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〇出》:「你如今與我收拾行李,和我一同去還心愿,也免在家閑爭合口?!?br />《水滸傳·第七回》:「官人休要坐的,娘子在廟中和人合口?!?/span>
⒌ ?合口呼的簡稱。參見「合口呼」條。
引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蜀人訛登字,則一韻皆合口?!?/span>
⒍ ?傷口結(jié)痂愈合。
例如:「這傷口還未合口,不能亂動?!?/span>
合口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口 | kǒu | 口 | 3畫 | 基本字義 口 kǒu(ㄎㄡˇ) ⒈ ?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fā)聲的器官(亦稱“嘴”):口腔??诓???邶X??谌魬液?。 ⒉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⒊ ?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港口。 ⒋ ?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關(guān)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⒌ ?破裂的地方:口子。 異體字 叩 漢英互譯 gob、jaws、meatus、mouth、ora、orifice、ostium、scoop、stoma、stomata 相關(guān)字詞 心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
合 | hé gě | 口 | 6畫 | 基本字義 合 hé(ㄏㄜˊ) ⒈ ?閉,對攏:合眼。合抱。珠連璧合。貌合神離。 ⒉ ?聚集:合力。合辦。合股。合資。 ⒊ ?不違背,一事物與另一事物相應(yīng)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⒋ ?應(yīng)該:合該。合當(dāng)?!拔恼潞蠟闀r而著,詩歌合為時而作”。 ⒌ ?總共,全:合家歡樂。 ⒍ ?計,折算:合多少錢。 ⒎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dāng)于簡譜中的低音“5”。 其他字義 合 gě(ㄍㄜˇ) ⒈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⒉ ?舊時量糧 |
合口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合口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