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伊
- 拼音huán yī
- 注音ㄏㄨㄢˊ 一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⒈ ?東晉譙郡fc58(今安徽宿縣境內(nèi))人。字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淝水之戰(zhàn)立有大功。曾撫箏而歌,諷諫孝武帝應(yīng)和宰相謝安合作。又曾在青溪河邊應(yīng)王徽之要求,奏笛曲《三調(diào)》,奏畢即離去。明代《神奇秘譜》所載琴曲《梅花三弄》,據(jù)說即根據(jù)此笛曲改編而成。
桓伊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伊 | yī | 亻 | 6畫 | 基本字義 伊 yī(一) ⒈ ?彼,他,她:伊說。伊人(那個人,多指女性)。 ⒉ ?文言助詞:下車伊始。伊誰之力?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為止,不堪設(shè)想的意思)。 ⒊ ?姓。 異體字 洢 漢英互譯 he or she 造字法 形聲:從亻、尹聲 English third person pronoun; he, she, this, that |
桓 | huán | 木 | 10畫 | 基本字義 桓 huán(ㄏㄨㄢˊ) ⒈ ?古代立在城郭、宮殿、官署、陵墓或驛站路邊的木柱:桓表。 ⒉ ?大:桓治(大治)。 ⒊ ?〔桓桓〕威武的樣子,如“桓桓陳將軍,仗鉞奮忠烈”。 ⒋ ?姓。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木、亙聲 English variety of tree; surname |
桓伊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桓伊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