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釘鉸
- 拼音hú dīng jiǎo
- 注音ㄏㄨˊ ㄉ一ㄥ ㄐ一ㄠˇ
- 繁體胡釘鉸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胡釘鉸[ hú dīng jiǎo ]
⒈ ?唐貞元、元和間人,名令能,以釘鉸為業(yè)。能詩,不廢釘鉸之業(yè),遠近號為“胡釘鉸”。見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九、宋計有功《唐詩紀事·胡令能》。
引證解釋
⒈ ?唐 貞元、元和 間人,名 令能,以釘鉸為業(yè)。能詩,不廢釘鉸之業(yè),遠近號為“胡釘鉸”。見 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九、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胡令能》。
引清 趙翼 《贈說書黃周士》詩:“張打油 詩豈必工, 胡釘鉸 句不嫌茍。”
鄧溥 《自題廢雅》詩:“昔有 胡釘鉸,今無 張打油?!?/span>
胡釘鉸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鉸 | jiǎo | 钅 | 11畫 | 基本字義 鉸(鉸) jiǎo(ㄐ一ㄠˇ) ⒈ ?用剪刀的兩刃相夾切,用剪刀剪:把繩子鉸開。 ⒉ ?一種金屬切削工具,稱“鉸刀”(方言,亦指剪刀)。 ⒊ ?用絞刀切削:鉸孔。 異體字 鉸 漢英互譯 bore with a reamer、ream 造字法 形聲:從钅、交聲 English hinge; shears, scissors |
胡 | hú | 月 | 9畫 | 基本字義 胡(鬍) hú(ㄏㄨˊ) ⒈ ?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 ⒉ ?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 ⒊ ?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 ⒋ ?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 ⒌ ?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 ⒍ ?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 |
釘 | dīng dìng | 钅 | 7畫 | 基本字義 釘(釘) dīng(ㄉ一ㄥ) ⒈ ?竹木、金屬制成的呈條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東西:釘子。釘錘。斬釘截鐵。 ⒉ ?緊跟著不放松:釘梢(同“盯梢”)。 ⒊ ?督促,催問:釘問。 其他字義 釘(釘) dìng(ㄉ一ㄥˋ) ⒈ ?把釘或楔子打入他物,把東西固定或組合起來:釘馬掌。釘箱子。 ⒉ ?縫綴:釘鈕扣。 異體字 釘 漢英互譯 nail、tack、follow、hammer 造字法 形聲:從钅、丁聲 English nail, spike; pursue closely |
胡釘鉸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胡釘鉸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