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而冠
- 拼音hǔ ér guàn
- 注音ㄏㄨˇ ㄦˊ ㄍㄨㄢˋ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虎而冠[ hǔ ér guàn ]
⒈ ?比喻殘虐的人,雖穿戴衣冠而兇暴如虎。
引證解釋
⒈ ?比喻殘虐的人,雖穿戴衣冠而兇暴如虎。
引《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大臣議欲立 齊王,而 瑯琊王 及大臣曰:‘ 齊王 母家 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言 鈞 惡戾,如虎而箸冠?!?br />《史記·酷吏列傳》:“﹝ 王溫舒 ﹞姦猾窮治……其爪牙吏虎而冠?!?br />唐 劉禹錫 《訊甿》:“自巨盜間釁,而武臣顓焉。牧守由將校以授,皆虎而冠?!?/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虎而冠[ hǔ ér guàn ]
⒈ ?老虎雖穿戴人的衣物,但實(shí)質(zhì)上仍俱有老虎兇暴的本性。比喻行為殘虐的人。
引《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楊仆傳》:「奸滑窮治,大抵盡靡爛獄中,行論無(wú)出者。其爪牙吏虎而冠?!?/span>
虎而冠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虎 | hǔ | 虍 | 8畫 | 基本字義 虎 hǔ(ㄏㄨˇ) ⒈ ?哺乳動(dòng)物,毛黃褐色,有黑色條紋,性兇猛,力大。骨和血及內(nèi)臟均可入藥(通稱“老虎”):虎口(a.喻危險(xiǎn)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⒀ǎㄓ魑kU(xiǎn)境地)。虎符(古代調(diào)兵的憑證,用銅鑄成虎形,分兩半)?;⒗牵ㄓ鲀礆埖娜耍?。虎頭蛇尾。虎踞龍盤。龍騰虎躍。 ⒉ ?勇猛、威武:虎將?;?shì)?;??;⑼;⒒ⅰ;狻?⒊ ?古同“?!?,威嚇。 ⒋ ?古同“琥”,琥珀。 異體字 唬 俿 乕 虝 漢英互譯 |
冠 | guān guàn | 冖 | 9畫 | 基本字義 冠 guān(ㄍㄨㄢ) ⒈ ?帽子:衣冠。冠戴。冠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⒉ ?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冠子。雞冠。樹(shù)冠。冠狀動(dòng)脈。 其他字義 冠 guàn(ㄍㄨㄢˋ) ⒈ ?把帽子戴在頭上:沐猴而冠。 ⒉ ?超出眾人,居第一位:冠軍。 ⒊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oronal、coronet、crest、hat、precede、put on a hat、the best 造字法 會(huì)意:從冖、從寸、從元 English cap, crown, headgear |
而 | ér | 而 | 6畫 | 基本字義 而 ér(ㄦˊ) ⒈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 ⒉ ?連詞(a.表平列,如“多而雜”。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遞進(jìn),如“而且”。d.表轉(zhuǎn)折,如“似是而非”。e.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bǔ)充,如“濃而不烈”。f.連接狀語(yǔ)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g.插在主語(yǔ)謂語(yǔ)中間表假設(shè),如“人而無(wú)信,不知其可”)。 ⒊ ?表(從……到……):從上而下。 異體字 洏 耏 髵 能 漢英互譯 and that、moreover 造字 |
虎而冠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虎而冠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