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僧
- 拼音hú sēng
- 注音ㄏㄨˊ ㄙㄥ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胡僧[ hú sēng ]
⒈ ?古代泛稱西域、北地或外來的僧人。
引證解釋
⒈ ?古代泛稱西域、北地或外來的僧人。
引唐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藥囊親道士,灰刼問胡僧?!?br />仇兆鰲 注引 曹毗 《志怪》:“漢武帝 穿 昆明池 極深,悉是灰墨,無復(fù)土。以問 東方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問西域僧?!?br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咫》:“計僧去五六坊,復(fù)有一少年,美如冠玉,騎白馬,遂扣其門曰:‘適有胡僧到無?’ 布 遽延入,具述胡僧事,其人吁嗟不悅?!?br />《宣和遺事》后集:“及入寺門,見有石鐫二金剛,并拱手對立。又見 胡 僧出迎?!?/span>
胡僧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僧 | sēng | 亻 | 14畫 | 基本字義 僧 sēng(ㄙㄥ) ⒈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語“僧伽”的簡稱:僧侶。僧尼。僧人。僧眾。僧俗。高僧。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onze、monk 相關(guān)字詞 尼、俗 造字法 形聲:從亻、曾聲 English Buddhist priest, monk; san of Sanskrit sangha |
胡 | hú | 月 | 9畫 | 基本字義 胡(鬍) hú(ㄏㄨˊ) ⒈ ?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 ⒉ ?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 ⒊ ?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 ⒋ ?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 ⒌ ?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 ⒍ ?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 |
胡僧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胡僧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