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旋舞
- 拼音hú xuán wǔ
- 注音ㄏㄨˊ ㄒㄨㄢˊ ㄨ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胡旋舞[ hú xuán wǔ ]
⒈ ?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出自中亞的康國,唐時(shí)傳入,以各種旋轉(zhuǎn)動(dòng)作為主。
引證解釋
⒈ ?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出自 中亞 的 康國,唐 時(shí)傳入,以各種旋轉(zhuǎn)動(dòng)作為主。
引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俳優(yōu)》:“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於一小圓毬子上舞,縱橫騰踏,兩足終不離於毬子上,其妙如此也?!?br />《新唐書·禮樂志十一》:“胡旋舞,舞者立毬上,旋轉(zhuǎn)如風(fēng)?!?br />唐 白居易 《胡旋女》詩:“弦鼓一聲雙袖舉,迴雪飄颻轉(zhuǎn)蓬舞,左旋右轉(zhuǎn)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shí)?!?br />元 陳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宴罷歸來胡旋舞,丹青寫入畫圖看?!?br />清 趙翼 《兒輩為余暖壽》詩:“驚掌臨風(fēng)胡旋舞,返腰貼地倒剌身?!?/span>
國語辭典
胡旋舞[ hú xuán wǔ ]
⒈ ?一種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源自康居國,唐時(shí)傳入中國。以各種旋轉(zhuǎn)動(dòng)作為主。
胡旋舞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旋 | xuán xuàn | 方 | 11畫 | 基本字義 旋 xuán(ㄒㄨㄢˊ) ⒈ ?轉(zhuǎn)動(dòng):旋繞。旋轉(zhuǎn)。旋舞。旋梯。旋律。盤旋。天旋地轉(zhuǎn)。 ⒉ ?回,歸:凱旋。 ⒊ ?不久:旋踵(喻極短的時(shí)間,如“旋旋即逝”)。旋即。 ⒋ ?表示與各方來往或來往于各方之間:周旋。斡旋。 ⒌ ?古同“漩”,漩渦。 ⒍ ?姓。 其他字義 旋 xuàn(ㄒㄨㄢˋ) ⒈ ?打轉(zhuǎn)的:旋風(fēng)。 ⒉ ?臨時(shí)(做):旋吃旋做。 ⒊ ?用車床或刀子轉(zhuǎn)著圈地削:用車床旋零件。把瓜皮旋下去。 異體字 颴 鏇 鏇 漢英互譯 revolve、circle、 |
舞 | wǔ | 夕 | 14畫 | 基本字義 舞 wǔ(ㄨˇ) ⒈ ?按一定的節(jié)奏轉(zhuǎn)動(dòng)身體表演各種姿勢(shì):舞蹈。舞技。舞姿。舞會(huì)。舞劍。舞女。舞曲。舞臺(tái)。 ⒉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異體字 儛 漢英互譯 dance、wield 造字法 形聲:下形上聲 English dance, posture, prance; brandish |
胡 | hú | 月 | 9畫 | 基本字義 胡(鬍) hú(ㄏㄨˊ) ⒈ ?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yuǎn)、隔絕)。 ⒉ ?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 ⒊ ?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 ⒋ ?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 ⒌ ?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 ⒍ ?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 |
胡旋舞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胡旋舞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