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
- 拼音jiāng gān
- 注音ㄐ一ㄤ ㄍㄢ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江干[ jiāng gān ]
⒈ ?江邊,江畔。
英by the river;
引證解釋
⒈ ?江邊;江岸。
引南朝 梁 范云 《之零陵郡次新亭》詩:“江干遠(yuǎn)樹浮,天末孤煙起?!?br />唐 王勃 《羈游餞別》詩:“客心懸隴路,游子倦江干?!?br />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四:“﹝ 王國良 ﹞至江干為渡船所苦,遂露宿江滸,平明始得渡歸?!?br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楊柳若干株,搖曳江干;小橋村市,出沒煙云水氣之中。”
國語辭典
江干[ jiāng gān ]
⒈ ?江邊、江岸。
引唐·王勃〈羈游餞別〉詩:「客心懸隴路,游子倦江干?!?br />唐·戴叔倫〈江干〉詩:「江干望不極,樓閣影繽紛?!?/span>
近江畔
江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江 | jiāng | 氵 | 6畫 | 基本字義 江 jiāng(ㄐ一ㄤ) ⒈ ?大河的通稱:江山。江河。江天。江干( gān )(江邊)。江心補(bǔ)漏(喻錯(cuò)過時(shí)機(jī),補(bǔ)救已遲)。 ⒉ ?特指中國長江:江防。江漢。江淮。江左(古代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亦指東晉、宋、齊、梁、陳各代的全部地區(qū))。江右(a.古代指長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區(qū);b.舊時(shí)江西省的別稱)。江東(古代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亦指三國時(shí)吳國的全部地區(qū))。江表(古代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qū))。 ⒊ ?姓。 異 |
干 | gān gàn | 干 | 3畫 | 基本字義 干(乾) gān(ㄍㄢ) ⒈ ?觸犯,冒犯,沖犯:干擾。干涉。干預(yù)(亦作“干與”)。森然干霄。 ⒉ ?追求,求取,舊指追求職位俸祿:干祿。干仕。 ⒊ ?關(guān)連,涉及:干系?;ゲ幌喔伞?⒋ ?盾,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大動干戈。 ⒌ ?古代用以記年、記月、記日、記時(shí)(亦作編排次序)的十個(gè)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⒍ ?涯岸,水邊:“河之干兮”。 ⒎ ?個(gè)數(shù):若干。 ⒏ ?沒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 |
江干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江干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