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
- 拼音jiāng hàn
- 注音ㄐ一ㄤ ㄏㄢˋ
- 繁體江漢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江漢[ jiāng hàn ]
⒈ ?長江和漢水。指長江與漢水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qū)。古荊楚之地,在今湖北省境內(nèi)。指長江與漢水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qū)。今湖北省及其附近地區(qū)。指長江與漢水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qū)。古巴·蜀之地。今四川省的東部地區(qū)。
引證解釋
⒈ ?長江 和 漢水。
引《書·禹貢》:“江 漢 朝宗於海?!?br />《詩·小雅·四月》:“滔滔 江 漢,南國之紀(jì)。”
朱熹 集傳:“江 漢,二水名?!?br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江 漢 之間,不驚雞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蓋?!?br />清 黃景仁 《黃鶴樓用崔韻》:“欲把登臨倚長笛,滔滔 江 漢 不勝愁?!?/span>
⒉ ?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qū)。古 荊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內(nèi)。
引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十:“江 漢 之君,悲其墜屨, 少原 之婦,哭其亡簪。”
《后漢書·荀彧傳》:“紹 既新敗,眾懼人擾,今不因而定之,而欲遠兵 江 漢,若 紹 收離糾散,乘虛以出,則公之事去矣。”
《文選·江淹<望荊山>詩》:“奉義至 江 漢,始知 楚 塞長?!?br />李善 注:“江 漢,荊 楚 之境也?!?/span>
⒊ ?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qū)。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qū)。
引唐 杜甫 《枯棕》詩:“嗟我 江 漢 人,生成復(fù)何有?”
仇兆鰲 注:“江 漢,指 巴 蜀?!?/span>
⒋ ?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qū)。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qū)。
引陳毅 《吟反攻形勢》:“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中原重見 李 鄭 回?!?/span>
國語辭典
江漢[ jiāng hàn ]
⒈ ?長江和漢水的合稱。
引《詩經(jīng)·小雅·四月》:「滔滔江漢,南國之紀(jì)?!?br />《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云去蒼梧野,水還江漢流。」
⒉ ?《詩經(jīng)·大雅》的篇名。共六章。
引根據(jù)〈詩序〉:「江漢,尹吉甫美宣王也?!?br />首章二句為:「江漢浮浮,武夫滔滔。」
江漢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江 | jiāng | 氵 | 6畫 | 基本字義 江 jiāng(ㄐ一ㄤ) ⒈ ?大河的通稱:江山。江河。江天。江干( gān )(江邊)。江心補漏(喻錯過時機,補救已遲)。 ⒉ ?特指中國長江:江防。江漢。江淮。江左(古代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亦指東晉、宋、齊、梁、陳各代的全部地區(qū))。江右(a.古代指長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區(qū);b.舊時江西省的別稱)。江東(古代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亦指三國時吳國的全部地區(qū))。江表(古代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qū))。 ⒊ ?姓。 異 |
漢 | hàn | 氵 | 5畫 | 基本字義 漢(漢) hàn(ㄏㄢˋ) ⒈ ?天河:銀漢。云漢。氣沖霄漢。 ⒉ ?成年男人:漢子。老漢。 ⒊ ?中國人數(shù)最多的民族:漢族。漢人(①漢族人;②指漢代的人)。 ⒋ ?中國朝代名:漢代。漢隸(①漢代的隸書。②具有東漢碑刻風(fēng)格的隸書)。 異體字 漢 漢英互譯 Chinese、man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Chinese people; Chinese language |
江漢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江漢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