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
- 拼音jiǔ pǐn
- 注音ㄐ一ㄡˇ ㄆ一ㄣ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九品[ jiǔ pǐn ]
⒈ ?中國古代官吏的等級。始于魏晉。指把人物分成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北魏時,每品各分正、從、第四品起,正、從又分上、下階,共三十等。唐、宋時文職同北魏,武職三品起分上、下階。隋、元、明、清時文武均同,留正、從品,無上、下階,共十八等。
英nine ranks;
引證解釋
⒈ ?指九卿。
引《國語·周語中》:“內(nèi)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九品?!?br />韋昭 注:“九品,九卿?!?/span>
⒉ ?古代官吏的等級。始于 魏 晉。從一品到九品,共分九等。 北魏 時每品各分正、從,第四品起正、從又各分上下階,共為三十等。 唐 宋 文職與 北魏 同。 隋 及 元、明、清 保留正、從品,而無上下階之稱,共分十八等。
引唐 韓愈 《上宰相書》:“九品之位其可望,一畝之宮其可懷?!?/span>
⒊ ?魏 晉 南北朝 時士人的九種品第?!稘h書·古今人表》列古今人物為九等,實為“九品”之起源。參見“九品中正”。
引《晉書·劉毅傳》:“毅 以 魏 立九品,權(quán)時之制,未見得人,而有八損?!?/span>
⒋ ?指詩的九種風格。
引明 周履靖 《騷壇秘語·總論詩》:“九品:曰高,曰古,曰深,曰遠,曰長,曰雄渾,曰飄逸,曰悲壯,曰凄然。”
⒌ ?泛言九等,九級。
引《南齊書·顧歡傳》:“仙變成真,真變成神,或謂之圣,各有九品。”
《初學記》卷二七引 沉懷遠 《南越志》:“珠有九品。”
國語辭典
九品[ jiǔ pǐn ]
⒈ ?舊時官秩分九等,稱為「九品」,每品又分正從。
引唐·韓愈〈上宰相書〉:「九品之位其可望,一畝之宮其可懷?!?/span>
⒉ ?九卿。
引《國語·周語中》:「內(nèi)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九品?!?/span>
⒊ ?泛指九個等級。
引《南齊書·卷五四·高逸傳·顧歡傳》:「仙變成真,真變成神,或謂之圣,各有九品?!?/span>
九品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品 | pǐn | 口 | 9畫 | 基本字義 品 pǐn(ㄆ一ㄣˇ) ⒈ ?物件:物品。產(chǎn)品。贈品。戰(zhàn)利品。 ⒉ ?等級,種類:品名。品類。品色。品位。 ⒊ ?性質(zhì):品質(zhì)。品行( xíng )。品節(jié)(指人的品行節(jié)操)。人品。 ⒋ ?體察出好壞、優(yōu)劣等:品評。品第(品評優(yōu)劣而定其等級)。品味(品嘗)。 ⒌ ?指吹弄樂器:品簫。 ⒍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rticle、class、grade、quality、rank、sample、savour 造字法 會意:從三口 English article, product, commodity |
九 | jiǔ | 丿 | 2畫 | 基本字義 九 jiǔ(ㄐ一ㄡˇ) ⒈ ?數(shù)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⒉ ?泛指多次或多數(shù):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異體字 玖 漢英互譯 nin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ine |
九品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九品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