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粽
- 拼音jiǔ zǐ zòng
- 注音ㄐ一ㄡˇ ㄗˇ ㄗㄨㄥˋ
- 繁體九子糉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九子粽(九子糉)[ jiǔ zǐ zòng ]
⒈ ?粽子名。
引證解釋
⒈ ?粽子名。
引《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六·月節(jié)折楊柳歌五》:“折楊柳,作得九子粽,思想勞歡手。”
唐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詩:“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br />《山堂肆考》卷十一引 宋 王曾 《皇后閣帖子》詩:“爭傳九子粽,皇祚續(xù)千春。”
九子粽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粽 | zòng | 米 | 14畫 | 基本字義 粽 zòng(ㄗㄨㄥˋ) ⒈ ?〔粽子〕用箬葉或葦葉裹糯米做成的多角形的食品。亦稱“角黎”。 異體字 糉 糭 造字法 形聲:從米、宗聲 English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
子 | zǐ | 子 | 3畫 | 基本字義 子 zǐ(ㄗˇ) ⒈ ?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 ⒉ ?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 ⒊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⒋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⒌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 dàn )。棋子兒。 ⒍ ?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 ⒎ ?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 ⒏ ?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
九 | jiǔ | 丿 | 2畫 | 基本字義 九 jiǔ(ㄐ一ㄡˇ) ⒈ ?數(shù)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⒉ ?泛指多次或多數(shù):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異體字 玖 漢英互譯 nin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ine |
九子粽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九子粽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