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動
- 拼音jǔ dòng
- 注音ㄐㄨˇ ㄉㄨㄥˋ
- 繁體舉動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舉動[ jǔ dòng ]
⒈ ?舉止。
英comportment;
⒉ ?行動。
例舉動自專由?!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輕率的舉動。
英act; movement;
引證解釋
⒈ ?舉止;行動。
引《后漢書·牟融傳》:“﹝ 牟融 ﹞代 伏恭 為司空,舉動方重,甚得大臣節(jié)?!?br />《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br />《舊唐書·魏徵傳》:“帝大笑曰:‘人言 魏徵 舉動疏慢,我但覺嫵媚?!?/span>
⒉ ?特指重大的政治行動。
引《北史·賈彝傳》:“時朝廷舉動及大事不決,每遣尚書、 高平公 李敷 就第訪決。”
⒊ ?措置;措施。
引《韓非子·解老》:“夫棄道理而妄舉動者,雖上有天子諸侯之勢尊,而下有 猗頓、陶朱、卜祝 之富,猶失其民人而亡其財資也。”
《朱子語類》卷七十:“只為舉動不順了,致得民不服?!?br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六回:“自從改了票鹽之后,鹽場的舉動大變了?!?/span>
⒋ ?發(fā)作。
引《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自己也添了個痰水疾,不時舉動,動不動就要咳嗽半夜。”
⒌ ?指演奏音樂。
引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及上竿、打筋斗之類訖,樂部舉動,琴家弄令?!?/span>
⒍ ?猶言動不動。表示很容易發(fā)生某種行動。
引漢 阮瑀 《駕出北郭門行》:“親母舍我歿,后母憎孤兒。飢寒無衣食,舉動鞭捶施?!?/span>
國語辭典
舉動[ jǔ dòng ]
⒈ ?行為或動作。
引《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謖違亮節(jié)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因見這般舉動,心里敬他?!?/span>
近行動 行為 手腳 作為
舉動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舉 | jǔ | 丶 | 9畫 | 基本字義 舉(舉) jǔ(ㄐㄨˇ) ⒈ ?向上抬,向上托:舉頭。舉手。舉重。舉棋不定。 ⒉ ?動作行為:舉止。輕而易舉。 ⒊ ?發(fā)起,興辦:舉義。舉辦。創(chuàng)舉。 ⒋ ?提出:舉要。舉例。 ⒌ ?推選,推薦:推舉。薦舉。 ⒍ ?全:舉國。舉世。舉家。 ⒎ ?古代指科舉取士:科舉。舉人。一舉成名。 ⒏ ?攻克:“一戰(zhàn)而舉鄢、郢”。 異體字 舉 挙 擧 ? 漢英互譯 lift、raise、act、choose、deed、elect、enumerate、heave、raising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raise, lift up; recom |
動 | dòng | 力 | 6畫 | 基本字義 動(動) dòng(ㄉㄨㄥˋ) ⒈ ?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fàn)顟B(tài),與“靜”相對:變動。波動。浮動。振動(物體通過一個中心位置,不斷作往復(fù)運(yùn)動。亦稱“振蕩”)。震動(a.顫動或使顫動,如“門窗動動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靜,如“動動全國”)。 ⒉ ?使開始發(fā)生:發(fā)動。 ⒊ ?使用:動用。動武。動問(客套話,請問)。 ⒋ ?使起作用或變化,使感情起變化:感動。動人心弦。娓娓動聽。動容。 ⒌ ?吃(多用于否定式 |
舉動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