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茅
- 拼音jū máo
- 注音ㄐㄨ ㄇㄠ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苴茅[ jū máo ]
⒈ ?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用該方顏色的泥土,覆以黃土,包以白茅,授予受封者,作為分封土地的象征。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用該方顏色的泥土,覆以黃土,包以白茅,授予受封者,作為分封土地的象征。
引《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孔 傳:“王者封五色土為社。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立社。燾以黃土,苴以白茅。茅取其潔,黃取王者覆四方?!?br />陸德明 釋文:“燾,覆也;苴,包裹也?!?br />《后漢書·宦者傳序》:“苴茅分虎,南面臣人者,蓋以十數(shù)?!?br />李賢 注:“封諸侯各以其方色土,苴以白茅,而分銅虎符也?!?br />宋 陸游 《新黏竹隔作暖閣》詩:“已勝展鉢三椽下,莫羨苴茅萬戶封。”
清 王廣心 《大梁行送林平子》:“大梁 昔當全盛日,裂土苴茅建宗室。”
苴茅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茅 | máo | 艸 | 8畫 | 基本字義 茅 máo(ㄇㄠ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開花,后生葉,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莖可食,亦可入藥。葉可編蓑衣(亦稱“白茅”):茅草。茅廬。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造字法 形聲:從艸、矛聲 English reeds, rushes, grass; surname |
苴 | jū chá | 艸 | 8畫 | 基本字義 苴 jū(ㄐㄨ) ⒈ ?大麻的雌株,開花后能結果實。 ⒉ ?鞋里墊的草。 其他字義 苴 chá(ㄔㄚˊ) ⒈ ?浮草,枯草:“如彼棲苴”。 異體字 菹 English sackcloth; female hemp plant |
苴茅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苴茅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