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奴
- 拼音jú nú
- 注音ㄐㄨˊ ㄋㄨ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橘奴[ jú nú ]
⒈ ?《三國志·吳志·孫休傳》“丹陽太守李衡”裴松之注引《襄陽記》:“衡每欲治家,妻輒不聽,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后遂以“橘奴”為橘樹或橘子的別稱。
引證解釋
⒈ ?后遂以“橘奴”為橘樹或橘子的別稱。
引《三國志·吳志·孫休傳》“丹陽 太守 李衡” 裴松之 注引《襄陽記》:“衡 每欲治家,妻輒不聽,后密遣客十人於 武陵 龍陽 汜洲 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
唐 杜甫 《驅(qū)豎子摘蒼耳》詩:“加點(diǎn)瓜薤間,依稀橘奴跡?!?br />金 張子羽 《壽張和滑益之》詩:“病眼只貪書味永,渴心頻夢橘奴香?!?br />元 郝經(jīng) 《橄欖》詩:“始覺眾果俗,橘奴復(fù)棃兒。”
國語辭典
橘奴[ jú nú ]
⒈ ?橘樹。參見「木奴」條。
引唐·杜甫〈驅(qū)豎子摘蒼耳〉詩:「加點(diǎn)瓜薤間,依稀橘奴跡?!?/span>
橘奴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奴 | nú | 女 | 5畫 | 基本字義 奴 nú(ㄋㄨˊ) ⒈ ?階級社會(huì)中受壓迫、剝削、役使的沒有人身自由的人:農(nóng)奴。奴隸。奴婢(男女奴仆)。奴顏婢膝。奴性。 ⒉ ?像對待奴隸那樣地:奴役。奴使。 ⒊ ?使人甘受奴役地:奴化。 異體字 ? 僅 漢英互譯 enslave、slave 相關(guān)字詞 仆、主 造字法 會(huì)意:從女、從又 English slave, servant |
橘 | jú | 木 | 16畫 | 基本字義 橘 jú(ㄐㄨˊ) ⒈ ?常綠喬木,果實(shí)稱“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種子、樹葉、果皮均可入藥:橘紅。橘絡(luò)。橘黃色。橘化為枳(喻人必然受環(huán)境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 異體字 桔 造字法 形聲:從木、矞聲 English orange, tangerine |
橘奴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橘奴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