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又來
- 拼音kě yòu lái
- 注音ㄎㄜˇ 一ㄡˋ ㄌㄞˊ
- 繁體可又來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可又來[ kě yòu lái ]
⒈ ?對自己或別人說的話表示肯定或加重語氣。猶言的確是。
引證解釋
⒈ ?對自己或別人說的話表示肯定或加重語氣。猶言的確是。
引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正末云] 劉 家女,你有一件兒好處,四村上下別的婦女都學不的你。[旦兒云]可又來,我也有那一樁兒好處,你説我聽?!?br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二折:“[倈兒云]這個是我親娘,你是我妳子。[正旦云]可又來,我的乖乖兒嚛!”
《醒世恒言·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可又來!我的父親昨日明明把十五貫錢與他馱來作本,養(yǎng)贍妻小,他豈有哄你説是典來身價之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守樓》:“[旦]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一百年,只是不嫁 田仰。[末]呵呀!好性氣,又像摘翠、脫衣、駡 阮圓海 的那番光景了。[旦]可又來, 阮 田 同是 魏 黨, 阮 家粧奩尚且不受,倒去跟著 田仰 么?”
《紅樓夢》第一一一回:“眾上夜的人齊聲説道:‘這不是賊,是強盜……打不過姓 包 的,才都跑了。’營官道:‘可又來,若是強盜,難道倒打不過你們的人么?’”
國語辭典
可又來[ kě yòu lái ]
⒈ ?對別人所說的話表示異議或加重語氣之詞。猶如現(xiàn)在口語的「這可怪了」、「那奇怪了」。
引《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可又來!我的父親昨日明明把十五貫錢與他馱來作本,養(yǎng)贍妻小,他豈有哄你說是典來身價之理?」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可又來!你不曾去過,怎么得知道?」
可又來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又 | yòu | 又 | 2畫 | 基本字義 又 yòu(一ㄡˋ) ⒈ ?表示重復或繼續(xù),指相同的:今天又下雨了。 ⒉ ?表示加重語氣、更進一層:你又不是小孩! ⒊ ?表示幾種情況或幾種性質(zhì)同時存在:又高又大。 ⒋ ?再加上,還有:又及。十又五年。 ⒌ ?表示轉(zhuǎn)折:這個人挺面熟,一下子又想不起來他叫什么。 異體字 嘆 右 漢英互譯 again、as well as、withal 造字法 象形:像手形 English and, also, again, in addition |
來 | lái | 木 | 7畫 | 基本字義 來(來) lái(ㄌㄞˊ) ⒈ ?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與“往”、“去”相對:來回。來往。過來。歸來。來鴻去燕(喻來回遷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書信來往)。 ⒉ ?從過去到現(xiàn)在:從來。向來。 ⒊ ?現(xiàn)在以后,未到的時間:來年。將來。來日方長。 ⒋ ?用在數(shù)詞或數(shù)量詞后面,表示約略估計:二百來頭豬。 ⒌ ?做某個動作:胡來。 ⒍ ?用在動詞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來動腦筋。 ⒎ ?用在動詞后,表示做過(一般均可用“來著”) |
可 | kě kè | 口 | 5畫 | 基本字義 可 kě(ㄎㄜˇ) ⒈ ?允許:許可。認可。寧可。 ⒉ ?能夠:可見??赡?。可以。不可思議。 ⒊ ?值得,認為:可憐??杀?捎H??捎^。可貴。可歌可泣。 ⒋ ?適合:可身??煽?。可體。 ⒌ ?盡,滿:可勁兒干。 ⒍ ?大約:年可二十?!疤吨恤~可百許頭”。 ⒎ ?表示轉(zhuǎn)折,與“可是”、“但”相同。 ⒏ ?表示強調(diào):他可好了。 ⒐ ?用在反問句里加強反問語氣:都這么說,可誰見過呢? ⒑ ?用在疑問句里加強疑問語氣:這件事他可同意? |
可又來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可又來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