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籜
- 拼音kū tuò
- 注音ㄎㄨ ㄊㄨㄛˋ
- 繁體枯籜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枯籜[ kū tuò ]
⒈ ?干筍殼;竹皮。
⒉ ?謂枯竹。
引證解釋
⒈ ?干筍殼;竹皮。
引《三國志·蜀志·郤正傳》:“故力征以勤世,援華英而不遑,豈暇脩枯籜於榛穢哉!”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十:“君不見枯籜走階庭,何時復青著故莖?!?/span>
⒉ ?謂枯竹。
引明 劉基 《旅興》詩之四八:“枯籜響悲音,羈蟲振餘聲?!?/span>
枯籜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籜 | tuò | 竹 | 14畫 | 基本字義 籜(籜) tuò(ㄊㄨㄛˋ) ⒈ ?竹筍上一片一片的皮。 異體字 籜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bamboo sheath, bamboo shoots |
枯 | kū | 木 | 9畫 | 基本字義 枯 kū(ㄎㄨ) ⒈ ?失去水分,水全沒有了:干枯??菸???蓍?。枯榮。枯魚銜索(串在繩索上的干魚,形容存日不多)。 ⒉ ?沒趣味,無生趣:枯燥??菽c(喻枯澀貧乏的思路)。 異體字 橭 秙 漢英互譯 dried up、dull、interesting、withered 相關(guān)字詞 榮 造字法 形聲:從木、古聲 English dried out, withered, decayed |
枯籜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枯籜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