倈兒
- 拼音lái ér
- 注音ㄌㄞˊ ㄦ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倈兒[ lái ér ]
⒈ ?元雜劇中指扮演兒童的角色。
⒉ ?年輕男子。
引證解釋
⒈ ?元 雜劇中指扮演兒童的角色。
引元 關(guān)漢卿 《魯齋郎》第一折:“倈兒哭云:‘妳妳,打破頭也。’”
元 無名氏 《賺蒯通》第三折:“倈兒上云:‘喒每看風(fēng)子耍子去來?!?br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二折:“副旦囑倈兒科云:‘ 春郎 兒,我囑付你者?!?br />清 焦循 《劇說》:“倈兒多不言以何色扮之,惟《貨郎旦》。 李春郎 前稱倈兒,后稱小末,則前以小末扮倈兒。蓋倈兒者,扮為兒童狀也。”
⒉ ?年輕男子。
引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二折:“孩兒到那時(shí),你再揀箇稱心的倈兒,留也不遲,如今且看他這錢面么?!?/span>
國(guó)語辭典
俫兒[ lái ér ]
⒈ ?元?jiǎng)≈邪缪輧和哪_色。
引元·關(guān)漢卿《魯齋郎·第三折》:「?jìng)g兒云:『俺母親怎生不見來了?』」
元·秦?夫《趙禮讓肥·第一折》:「?jìng)g兒云:『爹爹,我肚里饑!』」
倈兒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倈 | lái | 亻 | 10畫 | 基本字義 倈 lái(ㄌㄞˊ) ⒈ ?中國(guó)元雜劇中扮演小孩的角色,亦作“俫兒”。 ⒉ ?見。 ⒊ ?中國(guó)古代少數(shù)民族名。 ⒋ ?古同“來”。 異體字 來 俫 勑 English to induce to come; to encourage |
兒 | ér | 兒 | 2畫 | 基本字義 兒(兒) ér(ㄦˊ) ⒈ ?小孩子:嬰兒。兒戲。 ⒉ ?年輕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兒。兒女情。 ⒊ ?兒子,男孩子:兒子。生兒育女。 ⒋ ?父母對(duì)兒女的統(tǒng)稱,兒女對(duì)父母的自稱。 ⒌ ?助詞:①多用作名詞后綴。②用于形容詞后。 異體字 人 兒 漢英互譯 son、child、children 相關(guān)字詞 女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
倈兒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倈兒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