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貺
- 拼音lái kuàng
- 注音ㄌㄞˊ ㄎㄨㄤˋ
- 繁體來貺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來貺[ lái kuàng ]
⒈ ?亦作“來況”。
⒉ ?有所賜益。
⒊ ?對友人來信或贈詩的敬稱。
引證解釋
⒈ ?亦作“來況”。
⒉ ?有所賜益?!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作“來況”。
引《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足下不遠(yuǎn)千里,來貺 齊國?!?br />郭璞 注:“言有惠賜也?!?/span>
⒊ ?對友人來信或贈詩的敬稱。 唐 元稹 有《馀杭周從事以十章見寄,詞調(diào)清婉,難于遍酬,聊和詩首篇以答來貺》詩。
引晉 陸云 《答車茂安書》:“前書未報,重得來況。”
國語辭典
來貺[ lái kuàng ]
⒈ ?對來信的敬稱。南朝晉·陶淵明〈答龐參軍詩序〉:「三復(fù)來貺,欲罷不能?!挂沧鳌竵頉r」。
引《后漢書·卷八〇·文苑傳下·趙壹傳》:「請俟它日,乃奉其情。輒誦來貺,永以自慰?!?/span>
⒉ ?前來惠賜。也作「來況」。
引《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足下不遠(yuǎn)千里,來貺齊國?!?/span>
來貺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來 | lái | 木 | 7畫 | 基本字義 來(來) lái(ㄌㄞˊ) ⒈ ?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與“往”、“去”相對:來回。來往。過來。歸來。來鴻去燕(喻來回遷徙,不能在一地常??;亦喻書信來往)。 ⒉ ?從過去到現(xiàn)在:從來。向來。 ⒊ ?現(xiàn)在以后,未到的時間:來年。將來。來日方長。 ⒋ ?用在數(shù)詞或數(shù)量詞后面,表示約略估計(jì):二百來頭豬。 ⒌ ?做某個動作:胡來。 ⒍ ?用在動詞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來動腦筋。 ⒎ ?用在動詞后,表示做過(一般均可用“來著”) |
貺 | kuàng | 貝 | 9畫 | 基本字義 貺(貺) kuàng(ㄎㄨㄤˋ) ⒈ ?贈,賜:厚貺。嘉貺。 異體字 貺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give, grant, bestow; surname |
來貺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來貺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